查看拼音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注释

⑴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⑵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⑶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

⑷乘时:造就时势。

⑸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赏析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

  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足见弯道众多。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仙云”呼应首联“横云”,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

  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动乱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

  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背景

《唐诗纪事》卷二载有该诗的本事:“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旧唐书》本纪和《通鉴》的记载相同: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当月车驾离蜀,十一月至凤翔,十二月至京。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此诗境界开阔,基调高昂,也不似仓皇避乱时情景。可确定为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回舆长安时所作。

诗人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6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既翦二盗,圣武烜耀。

荆潭蜀吴,如拔腐草。

形骸违学宦。

狭巷幸为闲。

虹回或有雨。

云合又含寒。

横湖韵鹤下。

回溪狭猿还。

怀贤为荣卫。

和缓惠绮纨。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

彼以险守,我以德怀。

王师东来,函谷自开。

蜀虜授首,呼号哀哀。

蜀入鼓舞,兴我偕来。

衮衣暮入飞龙殿,明祀朝歆纯德山。

不为弓刀留汉水,岂应松柏惨愁颜。

翠华映入飘仙洞,紫气刚拥穆关。

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

有叟有叟,居岳之室。

忽振金汤,下彼巉崒。

闻蜀风景,地宁得一。

富人侯王,旦奭摩诘。

龙角日角,紫气盘屈。

揭日月行,符汤禹出。

天步孔艰,横流犯跸。

穆穆蜀俗,整整师律。

髯发垂雪,忠贞贯日。

四人苏活,万里丰谧。

无雨不膏,有露皆滴。

有叟有叟,无实行实。

一瓶一衲,既朴且质。

幸蒙顾盼,词暖恩郁。

轩镜光中,愿如善吉。

公在春官我已归。

公来东蜀我居西。

及公自遂移潼日,正我由潼使遂时。

如有碍,巧相违。

人生禁得几分飞。

只祈彼此身长健,同处何曾有别离。

八音谐律,缀兆弃庭。

进旅退旅,肃然和平。

盛蜀祖宗,灵监昭升。

象功崇德,遹观厥成。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泽,不溷沙砾。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其臭味同,远故不录。

谁其发之,班我旨蓄。

维女博士,史君炎玉。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従来翻覆手。

怳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曾子开、刘贡父、孔经父,皆江西人。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

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

诸峰居蜀右,夕翠染巴东。

香钿宝珥。

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

寄此情千里。

梢风有劲质。

柔用道非一。

平织方以文。

穹成圆且密。

荐羞虽百中国。

所贵浮天实。

幸承欢醑余。

宁辞嘉宴毕。

瓯阜山头,龙蛇阵上,将头不猛,累及三军。

自此江西湖南,便与麽去,吴山蜀水,纷纷纭纭。

重城夜月,青山白云,一度思君复恨君。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椀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椀,惟倚新诗可传本。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

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

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

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

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

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

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

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

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

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

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

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兴春还。

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紫帽山颠秋色高,刺桐城头风怒号。

乾坤冲融忽异态,千里和气生旌旄。

昂星之精来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际。

骨相诞锺嵩岳灵,风流不泯磻溪裔。

怀香握兰今几春,琐闼画省曾弥纶。

他年揽辔探禹穴,平反所活凡千人。

南土分忧宽主顾,棠阴好在来何暮。

儒风郁郁蜀文翁,德量汪汪黄叔度。

相种由来多山车,蝉联八叶属我公。

百年耆旧歌里,万里可指顾中。

声名合沓盖九州,人物中兴第一流。

风云变化固有待,苍虬宁许池中留。

青衫腐儒趋幕府,香火祝公如卫武。

夹辅皇家不计年,长将朽质入陶甄。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