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译文

我来问候这东桥的旧竹,将军也传来书信。

你颠倒衣裳,驾车来接我,我在此高枕无忧,真乃吾庐也。

黄莺追逐蝴蝶,花儿纷纷落下。

水獭追逐鱼儿,溪水喧哗。

我这次重来休闲沐浴之地,真是个闲适野人之居。

山雨不停地下,酒樽仍在手中握,岸边的沙石下沉,睡榻还没有移开。

犬儿摇着尾巴,欢迎曾经在这里住宿的我,乌鸦张开翅膀护卫着落下鸟巢的雏儿。

翠微寺中薄雾轻云弥漫,皇子陂上天气清爽。

来此胜境,幽兴勃发,踩着木屣步过东篱去采菊。

看落日斜辉洒满在平台上面,春风吹拂,闲啜香茗,神仙的日子。

我在石栏边斜举着毛笔,坐着在桐叶上面题诗。

翡翠鸟站在衣架上鸣唱,蜻蜓飞来,立在我的钓丝上。

如今正是幽兴大发,不知道何时有机会再来游玩。

真是奇了怪了,你怎么懒于去上朝,原来啊,你喜欢田野山趣。

黄金锁子甲抛在雨中,淋去吧!绿漆漆的长枪扔在绿苔上,锈去吧!

你亲手移种蒲柳,遮风挡雨;家财不须多,稻粱足食就好。

我看你幽哉幽哉的,真是羲皇之人,其乐无穷啊。

真应该经常到这里宿夜,感谢主人相留我在这里过年。

蹉跎岁月,暮色茫茫,怅望着这大好的森林和山泉。

什么时候才可以搞个小官做做,有点微薄的奉禄,也好回家归山买它几亩田地?

恐怕此次游玩不会特别顺心,手把酒杯,心意茫然。

注释

我来问候这东桥的旧竹,将军也传来书信。

你颠倒衣裳,驾车来接我,我在此高枕无忧,真乃吾庐也。

黄莺追逐蝴蝶,花儿纷纷落下。

水獭追逐鱼儿,溪水喧哗。

我这次重来休闲沐浴之地,真是个闲适野人之居。

山雨不停地下,酒樽仍在手中握,岸边的沙石下沉,睡榻还没有移开。

犬儿摇着尾巴,欢迎曾经在这里住宿的我,乌鸦张开翅膀护卫着落下鸟巢的雏儿。

翠微寺中薄雾轻云弥漫,皇子陂上天气清爽。

来此胜境,幽兴勃发,踩着木屣步过东篱去采菊。

看落日斜辉洒满在平台上面,春风吹拂,闲啜香茗,神仙的日子。

我在石栏边斜举着毛笔,坐着在桐叶上面题诗。

翡翠鸟站在衣架上鸣唱,蜻蜓飞来,立在我的钓丝上。

如今正是幽兴大发,不知道何时有机会再来游玩。

真是奇了怪了,你怎么懒于去上朝,原来啊,你喜欢田野山趣。

黄金锁子甲抛在雨中,淋去吧!绿漆漆的长枪扔在绿苔上,锈去吧!

你亲手移种蒲柳,遮风挡雨;家财不须多,稻粱足食就好。

我看你幽哉幽哉的,真是羲皇之人,其乐无穷啊。

真应该经常到这里宿夜,感谢主人相留我在这里过年。

蹉跎岁月,暮色茫茫,怅望着这大好的森林和山泉。

什么时候才可以搞个小官做做,有点微薄的奉禄,也好回家归山买它几亩田地?

恐怕此次游玩不会特别顺心,手把酒杯,心意茫然。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曰】前云“千章夏木清”,初游在夏,此云“春风啜茗时”,重游在春矣。前属天宝十二载,则此当是天宝十三载。诗又云“何日沾微禄”,乃是未授官时也,若十四载,则已授河西尉,又改率府胄曹矣。  问讯东桥竹①,将军有报书②。倒衣还命驾③,高枕乃吾庐④。花妥驾捎蝶⑤,溪喧獭趁鱼⑥。重来休沐地⑦,真作野人居⑧。  (此章为重过而作,又是总起。上四,重过之由,下四,重过之景。【洪仲注】去夏之笋,隔年成竹,故云问竹。倒衣命驾,望公朝至。高枕吾庐,要公夜宿。《杜臆》将二句作报书中语,是也。旧云公视何园为吾庐,几于冒认己有矣。花妥溪喧,林中见闻,二句倒装,本言莺捎蝶而花堕,獭趁鱼而溪喧耳。黄生曰:野人居,承休沐地,皆就将军言。与长孙正隐诗“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同意。旧以野人居属公自言者,非。按:后章有“耽野趣”之句,知黄说不易矣。曰还、曰重,俱点重游。①《古诗为焦仲卿妻》:“幸可广问讯”。【顾注】东桥,即第五桥。问讯云竹,此暗翻“看竹何须问主人”事。②陈琳乐府:“报书往边地。”③《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司马相如《美人赋》:“命驾而东。”《晋书》:吕安与嵇康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④《国策》:“未得高枕而卧也。”陶潜诗:“吾亦爱吾庐。”⑤黄希曰:《曲礼正义》云:妥,下也。苏氏云:关中人谓落为妥。三山老人曰:花妥,即花堕也。捎,取也,掠也。⑥《月令》:“獭祭鱼。”⑦《汉书·张安世传》:休沐未尝出。汉制:内臣,五日一出休沐。注:“言休息沐浴也。”⑧庾信《小园赋》:“名为野人之家。卢元昌曰:天宝间,五家竞开第舍,一堂之费,动逾千万,至且撤韦氏宅为虢国居,又于亲仁坊起禄山第,莫不穷极壮丽。公子将军,特表曰野人居,取其俭朴以风世也。  其二  山雨樽仍在①,沙沉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云薄翠微寺②,天清皇子陂③。向来幽兴极,步屧向东篱④。  (次章,备写重来景事。樽榻依然,言主人能置酒而留宾。犬迎客,去年习见也,鸦护儿,今春乳子也,四句皆重游意。寺前云薄,陂上天清,方喜雨后初晴,故幽兴勃然,遂向东篱而览胜。末句起下平台之游。雨中对酒,故言樽在。尘封榻上,故云沙沉。落巢,谓新雏生落巢中。或云鸦儿落地,或云新巢落成,俱非。此章幽兴,与前游首章相应。)  ①王融诗:“潺湲石溜泻,绵蛮山雨闻。”②尹式诗:“云薄鳞逾细。”【朱注】《唐书》: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寺。《长安志》:翠微宫,在万年县外终南山之上。公诗已云翠微寺,恐非元和间所改也。③晋曹毗诗:“天清月晖澄。”《水经注》:潏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故名皇子肢,隋改承安,唐复旧。《杜臆》:《名胜志》:杜曲在西安府之东,子美旧居。韦曲在城南,韦曲之东,有郑庄,即郑虔所居,西有塔坡,何将军之山林也。皇子陂,在韦曲之西。以皇对翠,乃借对法,岑参《早朝》诗“紫陌”“皇州”作对,亦此法也。④《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屧白杨郊野间。《说文》:“屧,履中荐也。”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此章后四句,顾宸谓翠寺、皇陂,公幽兴所注,故过东篱而往游于此。其说非也。若果游其地,不应轻点陂寺,况翠寺在南,皇陂在西,又不当向东篱而迂道。周篆谓翠寺、皇陂,前游之幽兴已极,故过东篱而别寻佳胜。此说亦非。若果属前游,何不于前十章叙入?且昆池、柳渚,俱经旁记,何独遗此胜地耶?原来翠寺、皇陂,只言遥望之景,诗意主在云薄天清,晴光可爱,以逗起末句耳。按顾注:此章云“向来幽兴极”,是追忆从前,下章云“自今幽兴熟”,是预期后日,两章系相照应。《杜臆》疑“幽”“兴”叠见,欲改作“游兴极”,反失作者之旨。  其三  落日平台上①,春风啜茗时②。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③。翡翠鸣衣桁④,蜻蜓立钓丝⑤。自今幽兴熟⑥,来往亦无期⑦。  (三章,叙平台之游。平台记地,春风记时。点笔题诗,平台之趣写得萧散。翡翠晴蜒,春时之景写得工细。六句皆今日幽兴。来往无期,欲常览此胜也。曰极,曰熟,又点重游。)  ①张率诗:“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②赵汸疑后游在夏,因改“春风”作“薰风”,今依鹤注,直是春游。③赵云:置砚于石栏,而题诗于桐叶。《杜臆》:砚在石栏而身坐台上,故须斜点笔。笔点,以笔濡墨也。④《说文》:“翡,赤羽雀。”“翠,青羽雀。”张正见诗:“竹竿鸣翡翠”。《韵会》:“桁,竹竿也。”顾云:晒衣之桁。古乐府:“还视桁上无悬衣。”⑤《楚国策》:蜻蜒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緍。”⑥陈子昂诗:“山深兴转幽。”⑦陶潜诗:“披草共来往。”始而雨,既而晴,渐至日落,尽一日之兴矣,故下章不复言游,而惟称美将军。布置次第俱秩然有条。  其四  颇怪朝参懒①,应耽野趣长②。雨抛金锁甲③,苔卧绿沉枪④。手自移蒲柳⑤,家才足稻粱。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⑥。  (四章,美将军逸兴。将军懒于朝参考,因耽野趣之长也。抛甲卧枪,见朝参之懒。移柳足粱,见野趣之长。末引渊明事,以方其高致。抛甲于雨,卧枪于苔,即前游“不好武”意。《杜臆》:自移,见不耽骄贵。才足,见甘于淡泊。白日羲皇,言可神游千古,不须高卧也,乃翻用陶语。此章幽意,与前游末章相应。)①王右军帖:“吾怪足下朝参少晚。”②谢惠连诗:“萧疏野趣生。”③薛苍舒曰:车频《秦书》:符坚使熊邈造金银细铠,金为线以缧之。今谓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相衔之密也。《唐六典》:甲之制十有三,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鎚、锁子,皆铁甲也。崔颢诗:“错落金锁甲。”④《武库赋》:“绿沉之枪。”《西溪丛话》:绿沉,以调绿漆之,其色深沉,如漆调雌黄之类。杨慎《丹铅录》:《邺中记》: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紫绀色。王羲之《笔经》云:有人以绿沉漆管见遗。虞世南诗:“绿沉明月弦。”刘劭《赵都赋》:“弩有黄间绿沉。”梁简文诗:“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沉弓。”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皆谓以绿沉色为漆,饰枪柄耳。【朱注】吴曾《漫录》:古乐府“绿沉明月弦”,此弓亦号绿沉也。《宋元嘉起居注》:广州刺史韦朗作绿沉屏风。《六典》:鼓吹工人之服,亦有绿沉。此以绿沉饰器服也。《南史》:任彦升卒,武帝方食西苑绿沉瓜。皮日休《新竹》诗:“一架三百本,绿沉森冥冥。”皆言其色也。⑤《尔雅疏》:“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笴。”⑥《陶潜传》:“夏日虚间,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其五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①。蹉跎暮容色②,怅望好林泉③。何日沾微禄④,归山买薄田⑤。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⑥。  (此首叙临别之意,又是总结。上四深羡林泉之胜,下则欲谋归老于此地也。考是年公方四十,而云“暮容色”者,蹉跎不遇,因有慨于暮景耳。【卢注】时虽参列选序,而尚未定官,故叹微禄难沾。)  ①【旧注】《礼记注》云:判,半也。【朱注】古音多四声互用,唐人犹知此法,如“判”字本去声,亦读乎声。《吴越春秋》“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王筠《行路难》“含情蓄怨判不死”,是也。音义与“■”同。杜诗“■”字多作“判”。此诗“可判年”,犹云可■却一年耳。又孙勔《唐韵》,■字收入二十三阮:《玉篇》,■一音伴。则■字正可从仄声叶,非半年之解。②《世说》:周处曰:“年旦蹉跎,终无所成。”《颜氏家训》:“憔悴容色。”③谢朓诗:“怅望一途阻。”《北史》:韦敻淡子荣利,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时对琴书,萧然自远。④《后汉·独行传》:赵苞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⑤《世说》:深公答支遁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隋书》:王通教授河汾间,曰:“通有先人之敝庐,足以蔽风雨,薄田足以具檀粥。”⑥初云樽在,末云把酒,见始终好客。周弘让诗:“把酒念浮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树动风摇,尘生云起。

太上老君,何曾姓李。

宋受天命,圣绪无疆。

惟怀永图,乃登元良。

涓选休辰,册书是将。

黼坐天临,穆穆皇皇。

毡拍板,无孔笛。

狭路相逢,五音六律。

电卷星飞,珠回玉转。

打破面皮,赤心片片。

五日上堂,朝朝入室。

三八念诵,丛林规式。

美食不中饱人吃。

黄叶声迟风歇。

龛火夜寒明灭。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

清绝。

清绝。

透隙飞霜似雪。

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

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

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兴爵奠斝,载虔载恭。

笾豆静嘉,于乐鼓钟。

礼备三献,神具醉止。

孰埚神德,扬光纷委。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会也打草惊蛇,不会也烧钱引鬼。

荒田不拣老俱胝,只今信手拈来底。

两客呼船一急行,树林半落半犹青。

诸峰最是中峰好我,欲峰头筑小亭。

铜彝绣箔。

风流不到临春阁。

婆娑清影来岩壑。

梅魄兰魂,香染九秋萼。

蕊仙拥下青瑶幕。

粟肌透入黄金约。

有人奚酉逢鱼摸。

欲插还羞,重把鬓云掠。

雾盖参云幢。

要须酒壶缀羊羫,哀箫怨笛歌鬟双。

缅怀东岩谢太傅,提携靓艳凌崆嵏。

不学香山白居士,只与如满相敦庞。

想君闻之笑且{左口右庞}。

西东分流岭头泷。

归来亦复有何好,方寸坐以钟鱼降。

留诗六反皆震动。

鱼谁考击钟谁撞。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

雾凝璇篚,风清金县。

神涤备全,明粢丰衍。

载絜彝俎,陈诚以荐。

大观鹏与鷃},小智管并蠡。

椿菌年修短,夔蚿足少多。

交锋蜗左角,森戟蚁南柯。

惟酒能齐物,醺醺合太和。

露沾衣,月隐壁;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

寂寂十方坐断,寥寥一境清虚。

妍丑那能瞒净镜,青黄莫我染明珠。

刹海不能关锁月,夜来流影在珊瑚。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杀人放火,活捉生擒。

不是今日枢要,亦非上古典刑。

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

茱萸堰在吴牛死,茱萸堰废吴牛闲。

吴牛闲,东南百货来如山。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

优入圣门,过不留迹。

道以目传,妙则心识。

倚欤伟欤,后代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