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梁氏编在至德二年,观诗云“但使残年饱吃饭”,略不及丧乱之意。据公《秋述》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况多雨,当时车马之客,今雨不来。”又云:“四十无位。”当是天宝十三年,与“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之句合耳。【朱注】诗有长安金城语,必京师作也。  鳞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①。尚看王生抱此怀②,在于甫也何由羡③。  (从王倚交情,冒起全意。王生为人,如麟角凤觜,世莫能知,于其敦笃交情,乃见特异,如煎胶续弦,始验其奇也。何由羡,言不能及其高怀。)  ①【卢注】此以煎胶喻交情,即所谓胶漆虽坚,不如雷与陈也。《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中央,洲上专多凤麟,数百合群,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台煎作胶,名为集弦胶,或云连金泥。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折剑亦以胶连之。②潘岳诗:“王生和鼎实。”③《诗》:“无然歆羡。”  且过王生慰畴昔①,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②,多病沉年苦无健③。王生怪我颜色恶④,答云伏枕艰难遍⑤。疟疠三秋孰可忍⑥,寒热百日相交战⑦。头白眼暗坐有胝⑧,肉黄皮皱命如线⑨。  (此病后过王,而叙问答之词。上四,于初过时,自揣贫病之态。下六,于相见时,备述多病之状。)  ①慰畴昔,慰己宿愿也。《记·檀弓》:“畴昔之夜。”注:“畴,发语辞。”②酷见,犹云惨逢。《世说》:“陶侃家酷贫。”《左传》:“三老冻馁。”③庾信诗:“茂陵忽多病。”沉年,终年也。④颜色恶,谓病容枯槁。《世说》:“郭璞意色甚恶。”⑤魏文帝《燕歌行》“耿耿伏枕不能眠。”《诗》:“遇人之艰难矣。”⑥《周礼》:“疾医皆有疠疾。”又云:“秋时有疟寒疾。”《内经注》:时疫忽行,受其虐厉,故疟从虐,病从厉。《诗》:“如三秋兮。”⑦《内经》:“阳维为病苦寒热。”又云:“阴阳上下交争。”王献之书:“端坐将百日。”王粲《神女赋》:“心交战而贞胜。”⑦《广韵》:“胝,皮厚也。”⑨经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索泽,即张仲景所谓脱皮肤甲错也。命如线,言性命几绝。《越绝书》:“中国不绝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①,为我力致美肴膳②。遣人向市赊香粳③,唤妇出房亲自馔④。长安冬殖酸且绿⑤,金城土酥净如练⑥。兼求畜豪且割鲜⑦,密沽斗酒谐终宴⑧。故人情义晚准似⑨,令我手中轻欲旋⑩。  (此王生留饮而记款待之情。乍见而怪,久视而哀,见疾痛相关。手足轻旋,享美膳而沉疴顿去也。)  ①《韦玄成传》:“嘉气日兴,疾病平复。”②汉古歌:“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③《南都赋》:“滍皋香秔。”④《颜氏家训》:“妇主中馈。”⑤《周礼》:七葅。注:“全物若■为葅,细切为虀。”崔寔《四民月令》:九月作葵葅,其岁温,即待十月,【邵注】“葅,醃菜也。”⑥《唐书》:金城县,属京兆府。至德二载,改名兴平。《长安志》:京兆府岁贡兴平酥、咸阳梨,不列方物。赵曰:土酥者,土产之酥。梦弼曰:酥,牛羊乳所为,色白如练也。谢朓诗,“澄江净如练。”⑦《山海经》:豪彘,状如豚而白毛。畜豪,即豪猎。《西京赋》:“割鲜野食。”⑧杨恽书:“斗酒自劳。”曹植诗:“终宴不知疲。”⑨任昉诗:“犹我故人情。”《世说》:“情义随笃。”⑩【朱注】:旋,谓手足旋转。《唐书》:安禄山作胡旋舞,其捷如风。  老马为驹信不虚①,当时得意况深眷②。但使残年饱喫饭③,只愿无事长相见④。  (未感王生交谊,应前煎胶续弦。老马二句,申上情义谁似,言众皆轻己,况能深眷乎。但使二句,申上手脚轻旋,言此后健饭,庶得常见也。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十句。)  ①《诗》:“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按:老马为驹,两说不同。《诗笺》云:此喻幽王见老成之人,反侮慢之,视如幼稚,不自顾念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也。《朱子集传》云:但知谗害人以取爵位,而不知其不胜任,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此诗若主前说,乃时辈轻侮之喻,正与情义谁似相关。若主后说,乃老年力疾之喻,又与手足轻旋相合。前说,钱谦益用之,后说,刘会孟用之。朱注则主前说,而驳后说。②《杜臆》:近世人情,当时得意,过则忘之,况肯如王生之深眷乎。一说:平时意气相得,况今日又深加眷注,此王生情义之过人也。前说,“当”字读去声;后说,“当”字读平声。谢安《与支遁书》:“得意之事,殆为都尽。”③《南史》:陈暄书:“寂寥当世,朽病残年。”④《左传》:张趯曰:“子其无事矣。”杜诗长篇起局,或比或赋,多是摄起全篇。此章麟角二句,旧注谓比王生抱负奇才,必用世乃见,于篇中不相关涉。唯卢元昌之说,独得其旨。盖公过王倚时,本尫赢病躯,及与之谈情愫,留欢宴,不觉手足轻旋,沉疴为之顿起,真有似乎煎胶续弦者。通篇脉络照应,确不可移。此章赠王倚,后有《赠姜七少府》诗,皆用方言谚语,盖王、姜二子,本非诗流,故就世俗常谈,发出恳至真情,令其晓然易见。文章浅深,随人而施,此其所以有益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臣千载遇。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入微尘,含法界。

顶{左宁右页}机,看脚下。

须弥灯王,冰消瓦解。

提折脚铛,各出只手。

释迦不先,弥勒不后。

妙用临机,如盘珠走。

鼓腹笑复歌,面南看北斗。

六载将身草里埋,当时有眼几时开。

果然见得明星现,未到门前似死灰。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北郊时冽,南陆辉处。

奠本虔诚,献弥恭虑。

上延祉福,下承欢豫。

广乐送神,神其整驭。

我今得遇,便向难中做。

决要脱家缘,细寻思、不堪回顾。

黜妻屏子,绝利更忘名,离去声乡关,归物外,称个超然悟。

马猿捉住。

修葺真园所。

岂敢恋冤亲,要龟蛇、时时厮觑。

援其性命,出自太原公,掌元初,成圆相,踏碎根源路。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君不见,日面金仙如月面。

见非是见见无能,霜天月映瑠璃殿。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

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帘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系,eP々沈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

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臞然如竹。

自是天仙福。

小小画堂锦样,听人唱、鹤飞曲。

橙橘黄又绿。

蟹到新篘熟。

便做月三十斛,饮不尽、菊潭菊。

山城驿近。

又报寒梅传驿信。

远水孤村。

月下何人与断魂。

幽芳在手。

花木无情那得瘦。

似此天真。

好赠东阳姓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