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沙苑行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

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

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

累累塠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

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

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

赏析

作品赏析

  【卢注】唐有四十八监以牧马,设苑总监。天宝十三载,以安禄山知总事,公作《沙苑行》以讽之。《水经注》:洛水东经沙阜北,俗名沙苑。《元和郡县志》:沙苑,在同州冯翊县南十二里,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六畜,置沙苑监。《寰宇记》:沙苑,古城在朝邑县南十七里。  君不见,左辅自沙如白水①,缭以周墙百余里②。龙媒昔是渥洼生③,汗血今称献于此④。苑中騋牝三千匹⑤,丰草青青寒不死⑥。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⑦。  (首叙苑中水草,见良马所由产。)  ①梦弼曰:《汉书》: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谓之三辅。同州,汉属冯翊郡,故曰左辅。又曰:白沙,即沙苑也。同州西北有白水县,以水白故名,其境东南,谷多白土,自沙苑至白水,有百余里。鹤曰: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周太祖为相国,与高欢战于沙苑,以其战处宜六畜,因置沙苑。②《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缭以周墙,四百余里。”③《汉·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武帝纪》: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④《神异经》:西域大宛马,日行千里,至日中汗血。⑤《诗》:“騋牝三千。”《说文》:“马七尺为騋。”马匹,见前短衣匹马注。又据《风俗通》,或云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匹。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帛为匹,与马相匹耳。又布帛四丈为匹。《六书正■》云,马影四丈,亦借用为匹。三说纷纷,不如《文心雕龙》为当。⑥《诗》:“茀厥丰草。”古诗:“青青河畔草。”⑦攻驹,注别见。《左传》:“边鄙不耸。”  王有虎臣司苑门①,入门天厩皆云屯②。驌驦一骨独当御③,春秋二时归至尊④。内外马数将盈亿⑤,伏枥在坰空大存⑥。逸群绝足信殊杰⑦,倜傥权奇难具论⑧。  (次从厩中多马,形驌驦之特异。)  ①《诗》:“矫矫虎臣。”《西都赋》:“控飞廉,入苑门。”②《刘表传》:“云屯冀马。”③《左传》:“唐成公如楚,有两驌驦焉。”马融疏:“肃霜,雁也,其羽如练,高首修颈,马似之,故名。”江淹诗序:“楚谣、汉风,既非一骨。”《相马经》:“良马可以筋骨相也。”《西京赋》:“奉命当御。”④赵曰:虎臣所掌之马虽多,其中唯驌驦一种,骨相堪充御用,故每年春秋两次进之,蔡邕《独断》:“天子至尊。”⑤【朱注】《唐书》:尚乘局,掌内外闲厩之马,总十二闲,凡外牧岁进良马,印以三花飞凤之字。鹤曰:王毛仲,初监马二十四万,后至四十三万。此云“盈忆”,概举大数也。⑥魏武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駉駉牝马,在坰之野。”赵曰:空大存,言枥中坰外,其数空存,不如苑马之神骏也。⑦曹毗《驰马射赋》:“何逸群之奇骏。”魏文帝《与孙权马书》:“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耳。”⑧《汉·礼乐志》:“志倜傥,精权奇。”倜傥,卓异也。  累累塠阜藏奔突①,往往坡陀纵超越②。角壮翻腾麋鹿游③,浮深簸荡鼋鼍窟④。  (此极状在苑飞扬之态。梦弼曰:塠阜,苑中山坞,可以藏马之奔突。坡陀,苑中沙汀,可以纵马之超越。角壮猛而翻腾,能与麋鹿同游。浮深渊而簸荡,直探鼋鼍之窟。)  ①《前汉·石显传》:“印何累累。”潘岳《怀旧赋》:“坟累累以接陇。”《头陀寺碑》:“沟池湘汉,堆阜衡霍。”梁武帝诗:“黄落散堆阜。”《西京赋》:“穷虎奔突。”②《前汉·吴王传》:“往往而有。”相如《子虚赋》:“罢池坡陀,下属江河。”又《哀二世赋》:“登坡陀之长坂。”《匡谬正俗》:“坡陀者,犹言靡迤。”卢思道诗:“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③《蒲白马赋》:“纷驰迥场,角壮永埒。”桓谭《新论·任均篇》:“龙蛇有翻腾之质,故能乘云依雾。”昙瑗诗:“麋鹿自腾倚。”《南都赋》:“马鹿超而龙骧。”④《海赋》:“戏广浮深。”《河东赋》:“簸丘荡峦。”《后汉书》:庞德公曰:“鸿雁巢于高林,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夕而得所宿。”  泉出巨鱼长比人①,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②,虽未成龙亦有神③。  (末段借鱼形马,与上龙媒相应。《杜臆》:泉出巨鱼,感龙精气,亦成神物,而马之簸荡其中者可知已。赵次公曰:龙或鱼所化,或马所为,故异物而同精气。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四句。)①【朱注】公《留花门》诗云“沙苑监清渭,泉香草丰洁”,则泉即沙苑之泉也。《前汉·眭弘传》:“海效钜鱼。”京房《易传》:“海出巨鱼,邪人进,贤人疏。”②贾谊《鵩鸟赋》:“化为异物。”《易》:“精气为物。”③《西京赋》:“海鳞变而成龙。”王嗣爽曰:此诗首言沙苑之宽阔,继言养马之繁盛,而苑中塠阜可藏奔突,陂陁可纵超越,此皆纪实事。至角壮以下,变幻神奇,不可方物矣。  卢元昌曰:自禄山知总监事,选健马堪战者驱归范阳,得以助其叛势。篇中曰“王有虎臣司苑门”,以见不须禄山也。曰“春秋二时归至尊”,以见非禄山所得私畜也。篇末巨鱼,正指禄山。是时尾大已见,巨鱼虽不成龙,而砂尾金鳞,似有神彩,患猪龙之僭拟真龙也。《灵湫》诗云:“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两篇结语,皆有寓意。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

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八两还是斤,陈年桃核旧时仁。

大家出手共提掇,行看丛林气象新。

画舫行春处,潇湘二水涯。

旅雁何时更著行。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

耸壑凌霄色共苍。

森然万树约千行。

刘郎大厦寻颠覆,应是其间少栋梁。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两翁。

黄鹄久仙去,不亡有流风。

小阮最逸群。

未几鱼化龙。

江城始解后,岩邑仍过从。

谓予偕二父,联名千佛中。

一见辞色庄,再款肺腑通。

议论到易象,或借听于聋。

我行踏京尘,君栖簿书丛。

情亲不厌久,语别殊匆匆。

回首川陆隔,天寒悲塞鸿。

腊月烧山,火势炎炎。

目前包裹,借手行拳。

若是衲衣下事,犹较十万八千。

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茆田。

悟道识性,超凡入圣。

文殊一源,普贤万行。

退之传毛颖,步骤过迁固。

当时不入眼,怪笑且惊怖。

柳州极不平,裁书细说喻。

浮云蔽两曜,凭虚亦暂驻。

何伤黄道行,终古行元气聚。

呜呼古今一,吾其秘缃素。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

浮名浮利浮云朵。

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

玉户频开,金关紧锁。

灵珠里面持经课。

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乾元资始,坤元资生。

允也圣德,同实异名。

春王三朝,典册羔行。

咨尔上公,相德以登。

街头冻馁求乞者,欢喜哀怜。

供养如仙。

惟恐中间隐圣贤。

要精专。

胜如修建千坛醮,别种因缘。

福行周圆。

定是将来步碧莲。

去朝元。

湘水之清,昆玉之洁。

和气如春,忠心如铁。

储风月之精。

禀松篁之节。

真廊庙楷模,行佛祖途辙。

裴李稣黄总不如,柱石明堂渠迥别。

口*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

只图自活,一任你咱亡。

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

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

偶因师点破,回心作善,入道从长。

便通玄知白,守黑离乡。

绝虑忘机养浩,炼神丹、出自重阳。

行教化,阐扬微妙,诗曲满庭芳。

遥想庭闱上寿时。

芝兰玉树俨成围。

问娘鼎鼎修何行,一样都生及第儿。

春淡沲,日熹微。

两头娘子玉东西。

一杯更为诸孙寿,子舍新来恰上楣。

刘师携琴来,自言有术驱雷霆。

闻之冁然笑,人心未动谁为声。

阳居阴位阳行逆,日循阳度日数赢。

必尝凝聚乃奋击,不有降施讹诈升腾。

刘师携琴来,为我鼓,一再行。

若知雷霆起处起,便知音是人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