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

楼台虽少景何深,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沈湎终须弃竹林。

长爱寄吟经案上,石窗秋霁向千岑。

诗人简介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9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门前碧浪家家海,树上青山寺寺云。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一二三四五六七,数目分明谁委悉。

李淳风与袁天纲,推尽先天算不出。

算得出,昨日五月尽,今朝六月一。

明如镜,黑如漆。

四七二三,多虚少实。

灵山拄杖,且拈告壁。

可勉者行,可信者言。

可委者命,可托者天。

彼鸣在阴,亦白其羽。

声闻于天,来集斯斯。

勉勉我王,咸遂厥宇。

播于异物,受天多祜。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南山云,北山雨,四七二三面相睹,新罗国里曾上堂,大唐国里未打鼓。

苦中乐,乐中苦,谁道黄金如粪土。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

才及长成,即求配耦。

稍得其资,复营南亩。

自瀑自弃,有同游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尽机不成瞎,按牛头吃草。

四七二三诸祖师,宝器持来成过咎。

过咎深,无处寻,天上人间同陆深。

勉勉子车,封邑淳于。

亲炙避席,唯诺趋隅。

发微既博,雅道是扶。

抑可尚也,不亦美乎。

邈之不真,传之不神。

得而无得,亲而无亲。

体离微彻照之智,本盖载生成之仁。

出一二三之数量,等千百亿之分身。

用弥光也物中之眼,气专柔也主中之宾。

邑政易堕,我方在行。

挽袖柅车,交游至情。

两君玉峙,表表国士。

下榻倾倒,有贤公子。

我介三子,匪同而和。

提衡掖挽,交口孰何。

月堂之评,罙久未改。

匿瑕振过,兹焉有待。

卜夜之饮,辍骊驹章。

顾虽情钟,河鱼未康。

作吏则疎,羡人报政。

彼益者友,工药我病。

低昂达穷,冥心所遭。

独喜故人,往偕仙曹。

摇摇修程,炯炯初度。

眷言顾之,矫首云路。

胡不小留,共颓醉山。

胡不更仆,共谭孔颜。

西睇归帆,徙倚凄切。

去留之间,仙凡斯别。

晋刺客不杀朝服臣,唐刺客不杀寝苫人,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呜呼,枭颢首,轘纪胸,淮南刺客可无功?

君家有美竹,绕庐千百个。

种时意虑深,别后年华过。

颜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

石间鸣溜去,烟外哀禽和。

子特何依因,兹焉辜啸卧。

慈亲齿发暮,学宦非敢惰。

风云乖会遇,羽翼顿摧挫。

遗经极精究,收功若计课。

怀策游钜公,鲠语几喙唾。

忍腹大穷归。

离魂费招些。

予尝欲论荐,身微蚁在磨。

藉令或指擿,声名屡自堕。

吾师天下贤,黠羌久未破,屈礼致豪英,隽材多将佐。

古来死恩士,乃是翳桑饿。

况子挟所能,何门不惊坐。

丈夫感气义,岂肯类市货。

行矣勿栖迟,曷曰祖车軑。

忆竹夙有尚,直节无染涴。

勉哉困益坚,持之以为贺。

学以进乎道,不止於决科也。

厌饫优柔,贵精不贵多也。

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

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

三致意于丁宁,式尔心之讹也。

因私淑以儆诸后学,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残冬凛冽寒,滴水便成团。

翻民少林祖,齐腰立雪难。

或谓将心与汝安,觅心不见一毫端。

廓然记得来时路,顿油印壶中景象宽。

琉璃光里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圆。

最先三子得皮肉,末后一人得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