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诗人简介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蓬秋蓬,我不原爵三公,亦不原禄万钟。

君谟骨相只如此,休向蓬州问李翁。

迂叟病齿落半空,岂是天食蛙骨虫,但原壶中乞方匕,齿发复出还婴童。

漱石清溪歌九曲,饱饭黄精羹杞菊。

烟柳风蒲冉冉斜。

小窗不用著帘遮。

载将山影转湾沙。

略B46E断时分岸色,蜻蜓立处过汀花。

此情此水共天涯。

负郭桑麻秋课重。

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

乡社鸡豚人与共。

春风渐入浮蛆*。

绕屋清溪醒午梦。

一榻*然,坐受云山供。

四海虚名将底用。

一声啼鸟岩花动。

红晕香腮粉末匀。

梳妆闲淡稳精神。

谁知碧嶂清溪畔,也有姚家一朵春。

眉黛浅,谁为颦。

莫将心事付朝云。

坐中有客肠应断,忘了酴醿架下人。

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

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

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郑宰金闺彦,年来解绂归。

囊装轻剑在,场屋故人稀。

水馆酒初罢,霜江颿欲飞,无烦重回首,行矣近天晖。

神仙神仙何处,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

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

住无因,忆红尘,出洞花纷纷。

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余骨散九州,头颅此焉寄。

人视万劫余,天意一夕计。

游艇沸沧波,仿佛热营卫。

亭午入数折,冲然元气闭。

县峰升羽人,毛竹倚仙姊。

辟波齿牙蠹,生死龈腭内。

世人不解奇,内但识世间事。

示之帝所遗,惟以溪山睇。

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狂歌离乐府,醉梦到瀛洲。

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谜留。

清溪莫沈钓,王者或畋游。

昨夜清溪明月里,想君灵魄未消沉。

玉钩珠箔。

夜凉庭院天垂幕。

好风吹动纶巾角。

羽扇休挥,已怯絺衣薄。

扁舟明日清溪泊。

归来依旧情怀恶。

为君唤月骖鸾鹤。

天近多寒,满引金凿落。

苕溪古岸,有朱门初建,落成华屋。

对启园林随杖履,迤逦柳蹊相属。

好是危亭,片峰迎面,独立清溪曲。

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

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却尽春寒宾满座,深酌葡萄新绿。

密户储香,广庭留月,待得清欢足。

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

翠眉重扫。

后房深、自唤小蛮娇小。

绣带罗垂,报浓妆才了。

堂虚夜悄。

但依约、鼓箫声闹。

一曲梅花,尊前舞彻,梨园新调。

高阳醉、玉山未倒。

看鞋飞凤翼,钗梁微袅。

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

桃源路杳。

记流水、泛舟曾到。

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月寒天晓。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

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一作石泉影落涓涓滴。

?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小?一作碧?玲珑。

舟逐清溪弯复弯。

垂杨开处见青山。

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箫鼓夕阳间。

一生难得是清闲。

从来强作游秦计。

只有貂裘敝。

休论范叔十年寒。

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

江湖旧日渔竿手。

初把黄花酒。

且凭洛水送归船。

想见淮南秋尽、水如天。

千丈清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

穿窈窕,历崔嵬。

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忍寒情味。

枝染蔷薇水。

揽照清溪花影碎。

笑杀小桃秾李。

一生占断春妍。

偏宜月露娟娟。

欲寄江南春去,乱鸦点破云笺。

水北烟寒雪似梅。

水南梅闹雪千堆。

月明南北两瑶台。

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

梅花多处载春回。

去年寿君时,清溪无梁涉者危。

今年寿君时,长虹卧波指可期。

珍材远林天发隐,文石象玉神效奇。

蛟龟为桥顷刻就,又似仙伯工娱嬉。

官自忧民民自乐,此事更属无穷思。

要须移此济川手,栋我王国无倾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