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

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

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

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

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

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译文

  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任何差使均不得借故推脱。”这些差使真不寻常,一边要交纳草料,一边要派服劳役的民夫,都必须执行。有的说是车驾,有的说是銮舆,今天要回乡。只见在喧闹的市集里,王乡老拿着个陶托盘,赵忙郎抱着一个酒葫芦,带着新洗过的头巾,穿着新糨过的绸衫,正好装充有身份的阔人。忽然,瞎王留叫来一伙稀奇古怪的男女胡乱地吹笛打鼓,好像在欢迎什么。一大队人马从村口进来,前头的人拿着几面旗子,颇威风似的。那些旗子上的图案千奇百怪:有在月形环中画白兔;有红圈中画鸟;有画着一只鸡学跳舞的;有画着长着翅膀的狗;有画着蛇缠在葫芦上,还有用红漆刷过的叉,用银镀过的斧头,连甜瓜苦瓜也镀了金。马镫明晃晃的,扇子铺了一层雪白的鹅毛。还有那几个穿着奇怪的人,手里拿着一些罕见的器仗,穿著些奇怪的衣服。辕条套的全是马,套顶上没有驴。黄色丝绸做的伞的把是弯曲的。车前站着八个架前侍卫,车后的是随从。还有几个漂亮女子穿着艳装,一样的打扮。那个大汉下车了,众人马上行礼,但他没有看在眼里。见乡亲们跪拜在地,他挪身用手扶。我突然抬起头一看,那个我认识的,差点气死我了!你本来姓刘,你妻子姓吕。把你从头数到脚:你以前是亭长,喜欢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书,你曾经在我屋庄的东头住,和我一起割草喂牛,整地耕田。春天你摘了我的桑叶,冬天你借了我的米,问我借了都不知有多少了。趁着换田契,强迫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少给我几斛豆。有什么糊涂的,清清楚楚地写在账簿上,现成的放着字据文书。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刘三:谁上来把你拉扯住,平白地为什么改了姓、换了名,要叫汉高祖。

注释

[1]哨遍:曲牌名,又作“稍遍”。

[2]社:古时地方的基层单位。元代以五十家为一社。

[3]无推故:不要借故推辞。

[4]不寻俗:不寻常,不一般。

[5]“一壁厢”句:一边要供给马饲料。一壁厢,一边。也,衬字,无义。

[6]索应会:须认真对待。索,须。

[7]车驾、銮舆:都是帝王乘的车子,因以作为皇帝的代称。

[8]乡老:乡村中的头面人物。

[9]忙郎:一般农民的称谓。

[10]糨(jiang)来:浆好,刷洗。用米汗给洗净的衣服上浆叫“糨”。

[11]“十畅好”句:正好充装有身份的阔佬。畅好是,又作“常好是”、“畅是”、“唱道”,作“真是”、“正是”讲。妆么(yao),装模作样。

[12]“瞎王留”句:爱出风头的青年率领一伙装模作样的坏家伙。瞎,犹言坏,胡来。王留,元曲中常用以指好出风头的农村青年。火,同“伙”、“夥”。乔男女,坏家伙。丑东西。

[13]胡踢蹬:胡乱,胡闹。踢蹬,语助词,起强调作用。

[14]一颩(biao)人马:一大队人马。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一颩”条:“虏中谓一聚马为颩,或三百匹,或五百匹。

[15]匹头里:犹“劈头”“打头”“当头”。

[16]“白胡阑”句:指月旗。胡阑,“环”的合音。即圆圈。迎霜兔,玉兔,古代神话谓月中有玉兔捣药。一面旗上画的是白环里套住只白玉兔,即月旗。

[17]“红曲连”句:指日旗。曲连,“圈”的合音,即红圈,象日的形状。毕月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后来的星历家又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及各种鸟兽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鸡”“毕月乌”等。

[18]鸡学舞,这是指舞凤旗。

[19]狗生双翅,这里指飞虎旗。

[20]蛇缠葫芒:这是指蟠龙戏珠旗。这些旗帜都是乡下人没有看到过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意加以解释的。

[21]银铮:镀了银的铮。

[22]“甜瓜”句:这是说金瓜锤,帝王的仪仗。

[23]“明晃晃”句:这是说朝天镫,帝王的仪仗。

[24]“白雪雪”句:这是写鹅朱宫扇。

[25]乔人物:怪人物,装模作样的人。

[26]“黄罗伞”句:此指帝王仪仗中的“曲盖”。曲盖象伞,柄是曲的。

[27]天曹判:天上的判官。形容威风凛凛、表情呆板的侍从人员。

[28]多娇女:指美丽的宫娥。

[29]挪身:挪动身躯。

[30]猛可里:猛然间,忽然间。觑(qu):偷看。上文“觑得人如无物”的“觑”,当“斜视”讲。

[31]“你身”句:你个人本姓刘。须,本。

[32]根脚:根基,犹今言出身。

[33]亭长:刘邦曾经做过泗上亭长。秦制。十里为亭,十亭为乡。耽(dan):沉溺,迷恋。

[34]拽坝(zhuaiba)扶锄::泛指平整土地之类的农活。两牛并耕为一坝。坝通“耙”。

[35]麻三秆:麻三十斤。乡间以十斤为一秆。

[36]有甚糊突处:有什么糊涂的地方,意即十分清楚。糊突,糊涂,含混不清。上句中斛(hu):量器名,古人以十斗为一斛。

[37]明标着册历:明白地记载在帐簿上。标,记载。册历,帐簿。

[38]见(xian)放着文书:现在还放着借据在那儿。文书,契约。借条。

[39]差发内旋拨还:在官差内立即偿还。差发,差拨,官家派的差役和钱粮。旋,立刻,马上。

[40]私准除:暗地里扣除。准除,抵偿,折算。

[41]刘三:刘邦,排行当为第三。因为他有一个哥哥排行第二。捽住:揪住,抓着。

[42]白甚么:凭什么。不是询问原因,而是带有批评意味的责问、质问。

赏析

高祖,即刘邦。首段写乡中接驾的准备,众人忙碌而“我”独不解,一开头便为全篇定下诙谐,嘲讽的基调。《耍孩儿》《五煞》《四煞》三首曲子铺陈车驾的排场,本应是庄严高贵的场面在老百姓看来都怪里怪气,莫名其妙,这实际上讽刺了皇家气派和帝王尊严。《三煞》《二煞》《一煞》是数落汉高祖当年的寒酸和劣迹,一下子就揭穿了隐藏在黄袍之后的真面目,而他还在人前装腔做势、目中无人,两厢对比, 更觉可笑。《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刘三”是作者根据史书杜撰的刘邦的小名,乡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话,所谓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声中荡然无存。这套散曲把不可一世的汉高祖作为嬉笑怒骂的对象,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现出对皇权至上的强烈不满和对封建秩序的无比蔑视。刘邦是一个很爱虚荣的人,《史记》上说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时的气派羡慕不已,认为大丈夫应当如此。作者没有被史书中所记载的高祖还乡时嘉惠百姓的“浩荡皇恩”所迷惑,而是注重于史书中描写刘邦爱慕虚荣以及欠王媪酒钱不还、诳称贺钱万贯得以见到贵客等无赖行径的材料,通过艺术加工,无情地揭穿了封建帝王的丑恶嘴脸。当然,作者批判的锋芒不仅仅是指向汉高祖一人,而是指向所有欺压百姓却要装模作样的封建统治者及其爪牙,更是指向残酷地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元代统治者。散曲中借乡民之口说刘邦“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流露出轻视劳动的意识,当然是不可取的。

背景

睢景臣是元代有影响的散曲作家。公元1303年(元大德七年),他从扬州到杭州,与著《录鬼簿》的钟嗣成会面,由此可知他曾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这段时间里,但具体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说他“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所作散曲仅保存下套数三篇,该篇是他的代表作。当时散曲作者多以高祖还乡题材作套曲,睢景臣所撰极为新奇,压倒诸作。该篇把显赫一时的汉高祖刘邦作为辛辣讽刺的对象。汉高祖荡平天下当了皇帝后,杀了淮阴侯韩信,又亲自率兵攻打造反的淮南王黥布,威风凛凛地回到故乡沛县。《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看来刘邦还乡不仅神气,而且还很热闹,走时全城送行。作者没有按照史实描写刘邦还乡情景,而是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揭露刘邦的无赖出身,剥下皇帝的神圣面具,还其欺压百姓的真面目。

诗人简介

睢景臣是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江苏扬州人,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 3篇诗文

诗文推荐

赤精乱德,四海困穷。

黄旗举义,三灵会同。

旱望春雨,云披大风。

溥天来祭,高祖之功。

柏琖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

昏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愁。

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东西两处各天涯,去国还乡喜又嗟。

邹峄山藏孟子宅,海棠花落蜀王家。

深知周道非彝酒。

可罪唐臣乞税茶。

三载此心无一事,闻经绛帐日常斜。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

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佳甚东阳山水。

是昔时、钓游某地。

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

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

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还乡急。

关西牒发山东客。

山东客。

三千馀里,关山遥隔。

当时枉把予闲测。

而今且恁身如溺。

身如溺。

他年重话,修仙真息。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云散长空月满天,好个还乡路。

钿蝉金凤谁收拾?

烟尘澒洞音书隔。

回首望长安,暮云山复山。

徘徊鸾镜下,愁极眉难画。

何日得还乡?

倚楼空断肠。

家声籍籍大江西,临老挥毫捧御题。

得意何殊少年乐,还家不惜醉如泥。

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游初。

区区狱掾何须愧,聊把《春秋》试绪余。

〈汉儒以《春秋》决狱。

作官未减读书勤,簿领従今日日新。

汗简韦编谁付予,传家应有下帷人。

巷南诸子足才贤,邂逅相逢秀句传。

强作短章同寄与,异时见我一依然。

赤精乱德,四海困穷。

黄旗举义,三灵会同。

早望春雨,云披大风。

溥天来祭,高祖之功。

还乡兼作使,到日倍荣亲。

向化虽多国,如公有几人。

孤山无返照,积水合苍旻.膝下知难住,金章已系身。

心如皎止。

何必佯痴藏暗喜。

聋不听风。

要得人情内外通。

半醨半酒。

痴黠恺之真短寿。

莫折随何。

宁可书痴胜彼多。

高祖折随何为腐儒。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

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

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

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

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

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

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铓里。

闪电光边霹雳飞,古柏身中dg龙死。

骇人心兮目眓瞁,顿人足兮神辟易。

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皆狼藉。

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挂铁锡。

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锉玉,珊瑚枝长大束束。

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倒又起,断复续。

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bf著枣木槊。

怀素师,怀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

固宜须冷笑逸少,争得不心醉伯英。

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峥嵘。

或细微,仙衣半拆金线垂。

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

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与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常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

伊昔张渭任华叶季良,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

石桥被烧烧,良玉土不蚀,锥画沙兮印印泥。

世人世人争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

嗟壮游。

岁月老征裘。

向秋来、顿如蒲柳。

桂开又。

鲈鲙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

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

对斜阳、极目倚危楼。

问一舸、何时过吴头。

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

犹。

客有名流。

交情金石襟期厚。

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

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

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

到如今、不愿酒泉侯。

愿生入、玉门早归休。

任远人、从问安否。

梁园宾客虽富。

谁出相如右。

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

与君举斝若为酬。

有年年、人月长久。

浑沦朴散,天地始玄黄。

乌飞兔走渐生,群物类开张。

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

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

错了鸿ㄨ体段,憎爱日相望。

却认父母形骸。

做我好容光。

劫劫轮回贩骨,受尽苦和殃。

何人闻早,寻他归路,莹然恢廓旧嘉祥。

老子今年,忽七旬加七,饱阅炎凉。

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

浮荣膜外,这些儿、感谢苍苍。

试看取,名园甲第,主人几个还乡。

淇澳_溪二叟,向王朝抑抑,牧野洋洋。

申公被蒲轮算,来议明堂。

平章前哲,驾青牛、去底差强。

自_括,山歌送酒,不消假手长房。

律按黄锺馀七日,左扉弧矢呈祥。

好看一点上眉黄。

台星还又照,相映寿星光。

今岁生辰应迥别,趋朝已趣曹装。

姓名稳稳造鸳行。

来年三四月,衣锦早还乡。

大丈夫,真烈士。

斩钉截铁,一心无二。

做修行、誓不还乡,遇危难发志。

清净中,玄妙至。

日月交光,虎龙参时。

饮刀圭、保养神丹,应重

欢喜欢喜。

渐得清活计。

透烟萝、湛湛圆明,照蓬瀛彻底。

物外逍遥无拘系。

任水云霞际。

料家中指望还乡,我不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