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玉女开金殿,金公锁玉关。
真清真净养胎仙。
云透坎离间。
贪看灵光上下。
忘了之乎也者。
神珠吐出九般霞。
跨鹤赴仙家。
醺醺终日醉酕醄,一阵西风解浊醪。
归归辞吟未足,倚门还仰二山高。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种瓜侯。
身世寄菟裘。
最苦是离愁。
行坐里、只在心头。
待要作个巫山梦,孤衾展转,无眠到晓,和梦都休。
梦里也无由。
谁敢望、真个绸缪。
暂时不见浑闲事,只愁柳絮杨花,自来摆荡难留。
玉线穿三穴,金针透九关。
自然得见内容颜。
云神凭朱栏。
正看琼花烂熳。
蓦地青衣叫唤。
紫微诏下赴蓬莱。
仙籍已安排。
巫山一何高,晓雨发黛青。
痴儿休作髻鬟看,浪起矛戟生心兵。
菊花黄后。
山茶红透。
南国小春时候。
蓬山高处绿云间,有一个、仙官诞秀。
精神龟媚,骨毛鹤瘦。
落落人中星斗。
殷勤自折早梅芳,调一鼎、和羹为寿。
谁知莹澈。
惟有碧天云外月。
一见风流。
洗尽胸中万斛愁。
剩烧蜜炬。
只恐夜深花睡去。
想得横陈。
全是巫山一段云。
霞友无尘虑,云朋绝事情。
气神相结净中清。
谈笑大丹成。
好把碧桃采摘。
专献蓬瀛仙客。
大家同共庆重阳。
开宴一齐尝。
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
余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造化钟奇矗瑶巇,真灵择胜深珠宫。
朝云未罢暮云起,阴晴竟日长冥蒙。
瑶姬作意送归客,一夜收潦仍回风。
仰看馆御飞楫过,回首已在虚无中。
惟余乌鸦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复东。
黄鹤松间睡,青鸾涧畔栖。
白牛困卧紫灵芝。
丹凤宿瑶池。
唯有灵童放耍。
来往恣情游冶。
通天彻地月明中。
显现至真功。
涌金斜转青云路。
溯衮衮、红尘去。
春色勾牵知几度。
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
但苦忆、江南断肠句。
一笑匆匆何尔许。
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
云阳一去已远,隔巫山绿水之沉沉。
留馀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
朝驰余马于青楼,怳若空而夷犹。
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何无情而雨绝,梦虽往而交疏。
横流涕而长嗟,折芳洲之瑶华。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
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
不知红烛下,照见彩霞毬飞。
借势因期有剋,巫山暮雨归。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巫山古县。
老杜淹留情始见。
拨闷题诗。
千古神交世不知。
云阳台下,更值清明风雨夜。
知道愁辛。
果是当时作赋人。
路入蓝桥境。
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自是振振佳公子,冰肌玉骨相辉映。
一对儿,好厮称。
夜深银烛交红影。
雀屏开、凤帷拥绣,鸳衾铺锦。
雨意云情应多少,梦到巫山一枕。
好语向、耳边频听。
但愿来春青云路,管一枝、青桂嫦娥近。
闻早寄,凤楼信。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
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
远游不定难寄书,日日空寻别时语。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
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阳台氤氲多异色。
巫山高高上无极。
云来云去常不息。
常不息。
梦来游。
极万世。
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