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昔游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

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

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

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

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

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当是大历元年夔州作。诗云楚山,夔属楚地也。  昔者与高李(【原注】高适、李白),晚登单父台①。寒芜际碣石②,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③,飞藿去徘徊④。清霜大泽冻⑤,禽兽有余哀⑥。  (首叙昔日东游之事。公遇高李于齐兗,在天宝四载。寒芜二句,秋日远景;桑柘四句,秋日近景。此皆登台所见者。)  ①《旧唐书》:单父,古邑,贞观十七年属宋州。考《寰宇记》,子贱琴台,在县北一里高三丈。②颜廷之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此寒芜二字所本。《齐地记》:渤海东有碣石。③谢脁诗:“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④阮籍诗:“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广韵》:“藿,大豆叶。又,草名。”⑤湛方主《吊鹤文》:“负清霜而夜鸣。”⑥陆机诗:“愿言有余哀。”  是时仓虞实①,洞达寰区开②。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③。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  (此记当时宠任边将,因东游而并尽之。将望三台,禄山恃功。君无所惜,明皇滥赏也。)  ①《风俗通》:汉文帝即位十余年,百姓足,仓廪实。②《东都赋》:“平夷洞达,万方辐凑。”《后汉·逸民传论》:“自致寰区之外。”寰区开,言道路无梗。③梦弼曰:望三台,禄山领范阳节度,求平章事也。《帝王世纪》: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台。”孟康注:“泰阶,三台也,台星凡六。”  幽燕盛用武①,供给亦劳哉②。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③。肉食三十万④,猎射起黄埃⑤。  (上言将之雄,此见军之盛,皆寓讽刺于称扬。泛海输粟,则民日疲。射猎练军,则兵日横。欲不乱得乎?)  ①江淹诗:“幽燕非我国。”《晋书·司马承传》:用武之国也。②《汉·郊祀志》:“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③吴门,即苏州。蓬莱,在山东。《魏志》:“献帝策命:穑人昏作,粟帛滞积。”《邹阳传》:“转输流粟,千里不绝。”《海赋》:“泛海凌山。”《博议》云:唐运江淮租税,以给幽燕,此天宝间海运也。④《左传》:“肉食者鄙。”⑤贾山《至言》:“日日猎射,击兔伐孤。”《芜城赋》:“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①,青岁已摧颓②。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③。  (此抚旧交而有感也。登台故人,不可复见矣。欲须贤共济,当以骏骨引龙媒,乃自负之语。)  ①潘岳《西征赋》:“奏策罟以长眺。”②青岁,犹云青年。陈子昂《春台引》:“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③骏骨、龙媒,注皆别见。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①。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②。庞公任本性③,携子卧苍苔④。  (此援古人以寄慨也。前人勋业,本可追踪,但遭际非时,亦止为庞公之遁世而已。结意无限悲凉。此章,前后三段各八句,中间二段各六句。)  ①卢元昌谓:商山四句,因高李而并忆中兴往事。“商山议得失”,指李泌周旋太子事。“蜀主脱嫌猜”,指泌易表章请上皇还京。“吕尚封国邑”,指灵武功臣叨封爵邑者。“傅说已盐梅”,指扈从大臣晋阶宰相者。引证亦似有据,但于骏骨、龙媒,意不上接续耳。【朱注】《汉书》:上欲使太子将兵击黥布,四人说建成侯吕泽,夜见吕氏,止其行。故云“议得失”。《蜀志》: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史记》:太公封于营丘。《说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②《史记·孔子世家》:“低回留之不能去。③《淮南子》:“松柏有本性。”④陈琳诗:“穷谷之污,生以苍苔。”公夔州后诗,间有伤于繁絮者,此则长短适中,浓淡合节,整散兼行,而摹情写景,已觉兴会淋漓,此五古之最可法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游。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彼黄四娘,诗于杜陵。

先南怀芝,果何等僧。

视其与游,尚或可喜。

于帖之存,以识骥尾。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

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

永灭世间痴。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

着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书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

清音起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迳,层岚结琼乳。

迳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

维昔旧游,十有八春。

中间往来,合散风尘。

词翰在壁,瞻之愈新。

忆我仲弟,眇然怀人。

贫眉似促,饥眼觉大。

口噤禅游,鼻通气快。

心不萌个处转机,卦未兆阿谁来买。

应世随缘,龊家得彩。

锁香亭榭。

花艳烘春曾卜夜。

空想芳游。

不到秋凉不信愁。

酒迟歌缓。

月色平分窗一半。

谁伴孤吟。

手擘黄花碎却心。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

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

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我徂东山,以敖以游。

彼采葛兮,谓我何求。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

情尽性传,心空觉圆。

閒閒游幻世,了了应尘缘。

灯笼露柱浑机用,翠竹黄华总说禅。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胡敛其施兮弗雨九州。

下有蛟龙兮海波横流,谁使子来兮从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国有祀兮有何求?

唐虞逝兮道阻修,惭德舆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