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
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
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
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
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
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
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此当是在绵州途中作。盖杜公送行至此,而酬诗以答也。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仪①。未效风霜劲②,空惭雨露私。 (首段自叙入朝。尧典,指受终之日。汉官,指朝会之仪。此答鼎湖二句。不能靖乱,故云未效。独蒙召见,故曰空惭。此答多难二句。) ①《光武纪》:“不意今日,复睹汉官威仪。”②唐太宗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夜钟清万户,曙漏指千旗。并向殊庭谒①,俱承别馆追②。斗城怜旧路,涪水惜归期③。峰材还相伴,江云更对谁④。 (中志临别情景。钟声、旗影,夜起早行也。殊庭、别馆,中途止宿之所。并谒俱追,谓远送者。斗城涪水,绵州经过之地。旧路归期,谓还京也。峰树江云,言身去而境寂矣。此答南图回翩四句。) ①《史记·武帝纪》:“冀至殊庭焉。”②《上林赋》:“离官别馆,弥山跨谷。”③沈佺期诗:“移住斗城隈。”【钱笺】《元和郡县志》:涡水在谯县西四十八里。魏文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非二公送别之地。诗云:“斗城怜旧路。”按《元和志》:绵州城,治汉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依山作州,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则斗城指绵州之城,非谓长安也。所临之水,应在绵州,无容远指涡水。涡水断是涪水传写之误耳。④宋之问诗:“江云欲变霞。” 试回沧海棹①,莫妒敬亭诗②。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最怅巴山里,清猿恼梦思③。 (末叙别后情事。试回二句,劝杜留蜀,答“此生那老蜀”意。寄书二句,乃别后望杜之情。但令二句,自述己志,答“临危莫爱身”意。最怅二句,乃别时凄惨之状。杜公尝有“吾道在沧洲”之句,故以回棹留之。谢脁放情山水。有《游敬亭山》诗,今且随意行乐,勿以不至敬亭为妒也,此与上章同格。) ①沧海棹,用乘桴浮海意。②《图经》: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十里。③李峤诗:“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