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寒食看花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

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

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诗人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69篇诗文

诗文推荐

芳事从今鼎鼎来。

看看花片扑楼台。

一和既盎寒如扫,锦绣香中图画开。

青丝纟乍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留客看花赋诗坐。

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市远无饧供熟食,村深有紵生衣。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

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

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

水精帘外,沈香阑畔,新下红油画幕。

百花何处避芳尘,便独自、将春占却。

月华淡淡,夜寒森森,犹把红灯照著。

醉时从醉不归家,贤守定、不教冷落。

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

我心无爱憎,随分乐自足。

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

杞菊嫩且甘,岂不饱我腹。

看花食蔬仍举杯,趁取衰迟鬓犹绿。

看花出约几时回。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

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

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

且衔杯。

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

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

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花残后、人未归来。

碎玉飞花寒食后。

薄影行风,终日穿疏牖。

有客思归还把酒。

闲吹倦絮轻黏手。

雪满愁城寒欲透。

飘尽残英,翠幄成秾秀。

张绪风流今白首。

少年襟度难如旧。

不是花开常*酒。

只愁花尽春将暮。

把酒酬春无好问。

春且住。

尊前听我歌金缕。

醉眼看花如隔雾。

明朝酒醒那堪觑。

早是闲愁无着处。

云不去。

黄昏更下廉纤雨。

清山浮碧。

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小雨初收蝶做团。

和风轻拂燕泥干。

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余欢。

一春心绪倚阑干。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胎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

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韩喜张籍眸子清朗云:“忽见孟生题竹处。

”籍诗:“昨日韩家后园内,看花犹自未分明”。

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

林上春来恰恰忙,安排颜色与春装。

栽培欲报应先发,根柢虽移不改芳。

红药便心减价,黄蜂偷喜蜜添香。

凭君剩酿看花酒,待插花枝满首尝。

清明寒食。

过了空相忆。

千里音书无处觅。

渺渺乱芜摇碧。

苍天雨细风斜。

小楼燕子谁家。

只道春寒都尽,一分犹在桐花。

午窗睡起香销鸭。

斜倚妆台开镜匣。

云鬟整罢却回头,屏上依稀描楚峡。

支颐痴想眉愁压。

咬损纤纤银指甲。

柔肠断尽少人知,闲看花帘双蝶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