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玉烛新·白海棠

初晴新雨后。

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译文

[1]缟(gǎo)衣:白绢衣裳。

[2]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3]乌衣: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4]盈盈:仪态美好貌。

注释

[1]缟(gǎo)衣:白绢衣裳。

[2]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3]乌衣: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4]盈盈:仪态美好貌。

赏析

词作于庚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该年太清四十二岁。

  此词为咏白海棠,实则借咏海棠,抒写对美好情志的追求。可以这样说,素洁高雅的白海棠,就是词人自己。词中说,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着洁白素色的衣服一样。按海棠以红色为多,白海棠为稀有品种。人们多见红色海棠,词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为“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接着又形容它的可爱姿态:“东风倦倚,憨憨态”,说有着憨态可掬的样子。它“不管敲残更漏”,从白日到夜晚,都是这番惹人喜爱。到了夜晚“嫩寒天气”中,它睡着了,变成一种“乌衣”打扮,但却“微香暗侵襟袖”,仍然觉得有一股幽香透出。上片写花,是透过人的审美心理来表现的。其中浸透了人与花的交融,下片延续这一手法。“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这是赏花女子与花的对话。说花儿盈盈芳心,占尽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儿激发。在红装素裹的争奇斗艳中,赏花人独独赞赏这白海棠,“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还赞扬它的“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赞扬它在花中也数第一,有着清秀高雅的神态。花有肥腴之态,鲜艳之色,代表了一种富贵态,词人的审美欣赏却在于花中“净骨天然”的挺拔素洁,它代表了一种天姿国色,而且神韵高雅,不媚俗,非浓妆艳抹。词人以这里的白海棠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在它面前弹奏“流水高山”一曲,为它慢慢弹奏,倾诉自己的芳心。交融对话,写得灵动活泼,借咏花,表达了词人的审美追求。

诗人简介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 7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白云峰下两枪新。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帝乡春色浓於雾。

谁遣双环堆绣户。

金张公子总封侯,姚魏弟兄皆列土。

碧纱窗下修花谱。

交颈鸳鸯娇欲语。

绛绡新结转官球,桃李仆奴何足数。

窗绡深隐护芳尘。

翠眉颦。

越精神。

几雨几晴,做得这些春。

切莫近前轻著语,题品错,怕渠嗔。

碧壶谁贮玉粼粼。

醉香茵。

晚风频。

吹得酒痕,如洗一番新。

只恨谪仙浑懒却,辜负那,倚阑人。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

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

栏外青山几垒,瑶烟敛、影落千鬟。

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

尘寰。

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

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频拭脸边新泪。

屿花晚,山日长,蕙带麻襦食草堂。

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

园梅熟,家酝香。

新湿头巾不复篸,相看醉倒卧藜床。

东开西闭,滞在门庭,左出右入,重添途辙。

新香山有条活路,与诸人共行去也。

海棠开后春谁主。

日日催花雨。

可怜新绿遍残枝。

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

去年携手听金缕。

正是花飞处。

老来先自不禁愁。

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

旋折枝头新果。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凉飚轻散余霞绮。

疏星冷浸明河水。

欹枕画檐风。

秋生草际蛩。

雁门离塞晚。

不道衡阳远。

归恨隔重山。

楼高莫凭栏。

前日对花赋三诗,醉后谁复记当时。

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见如梦中见之。

世閒何事非虚妄,啸里著句岂狂痴。

富公园有凌霄树,独立不蔓今古希。

碧鸡坊头海棠花,共开如屋树丈围。

洛与蜀,今已非,虽欲胜赏将何归。

我家贫极花未厌,我亦未敢轻抛离。

茶一盏,酒数卮,邀朋命友长娱嬉。

今日何日晴且暖,三花相得心自知。

旁观索赋不须讶,要问底蕴自有造物儿。

春风花柳日相催。

淅江梅。

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

拂层崖。

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排办张灯春事早。

十二都门。

物色宜新晓。

金犊车轻玉骢小。

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鲙非吾好。

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

满眼青山恨西照。

长安不见令人老。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弦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绕江生杜若,满地长辛夷。

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缚旧篱。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独步归来晚,东皋雨一犁。

于惟尔庙,乃圣乃神。

秉文之士,作起惟新。

建宫稽古,一视同仁。

庶几备号,以享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