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诗人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凤楼帘卷鳌山对。

漠。

洗涤蓬莱阁。

蓬莱阁。

浮动,撼摇琼廓。

炉炼丹阳药。

镇日精神恶。

精神恶。

钰得诀,无堕落。

颜舒且对清樽酒,{景文}昼永方浓翠幄阴。

{南卿}环佩响溪寒浪急,{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

斑生石涧苔纹乱,{南卿}碧度云飞鸟影沉。

{景文}闲馆邃风来迥野,{南卿}隔楼斜日转疎林。

{景文}

念昔童稚,汎然若舟。

惟我与君,孤诣同修。

博文约礼,匪遨匪游。

子方盛年,遽赴玉楼。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看楼打楼,东涌西没。

入水入泥,穿皮透骨,十字街头石敢当。

忽会转身句,便笑辽天鹘,达磨大师眼睛突。

慧空抓著吾痒处,吾尝劄著伊痛处。

痛处痒,痒处痛,不与千圣同途,岂与衲僧共用。

莫言扫帚竹时无钱筒,蒿枝丛林无梁栋。

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也要诸方眼目定动。

而今各自不得已,一任画出这般不唧{左口右留}底老冻{左鼻右上鸟下瓜}。

但将悬向壁角落头,使来者瞻之仰之。

昼夜六时烧兜楼婆力迦沈水栴檀之香,作七代祖翁之供。

曾到东风最上头。

低云阁雨接溪流。

只应缟袂闺房秀,尚带天香汗漫游。

当日暇,从贤侯。

冲寒迎翠小迟留。

归骖白凤来何处,更指玉霄城畔楼。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璃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阑看。

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忠贯羲娥勇冠军,虎臣动烈在三分。

江东父老犹王我,天下英雄有使君。

万顷怒涛翻白雪,一楼晴霭插红云。

我来多高等神鸦力,风送牙樯意许勤。

月满面千重林壑,人凭一曲阑干。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碧楼含夜月。

紫殿争朝光。

彩墀散兰麝。

风起自生芳。

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

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

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

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

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裀。

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

明月中秋一梦,临鸳甃、三绕殷勤。

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

我作寿公诗,倏闻公已古。

道路涕行人,田闾愕农父。

谓公肫肫仁,润泽溢横浦。

谷我艰尔振,寇我惊尔抚。

涉我病尔梁,役我殚尔宇。

冬我瘴尔雪,夏我魃尔雨。

饮乡罗俎豆,建学闱仪矩。

善政袭西都,文风被东鲁。

阖一郡三邑,担簦白绣斧。

草木为动色,禽鱼亦掀舞。

谁趣玉楼文,竟夺鲤城主,人物落晓星,如公不多数。

岂但贺白伦,端与间平伍。

我崎岖远来,不绝命如缕。

凄风守憔悴,暖竟勤噢咻。

我生特蝗粟,公死即倾柱。

顾我莫赎公,龙德啬下土。

鸾胶曲子久喧传,烈祖英明素薄焉。

语草探怀周[以下残缺]

长安门外小林丘。

碧壶秋。

浴轻鸥。

不放啼红,流水通宫沟。

时有晴空云过影,华镜里,翳鱼游。

绮罗尘满九衢头。

晚香楼。

夕阳收。

波面琴高,仙子驾黄虬。

清磬数声人定了,池上月,照虚舟。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银海眩生花,玉楼寒起粟。

翻笑二祖立雪谩齐腰,活埋一片无瑕玉。

肆筵设席,获教蒙益。

缱绻绸缪,问遗不息。

问醉吟今夜,何处凤楼偏好。

小洛阳城春日酽,翠幙家家夸国艳。

围花命酒十日狂,何如水月山云日日长相见。

西州藩牧最佳处,古木阴森湖潋滟。

湖{上涯下月}杰观倚南墙,剥雨从风岁久不能缮。

后先行有几贤牧,因循何啻阅亭传。

算缗惧不贷主计,星火那能卹诸县。

丹崖唐侯来布宣,世故平生金百炼。

能将奸穽先杜敛,不劳民膜加鍼砭。

焦心常念头瞳公储,退食遑暇娱宾燕。

迨兹于稔治最成,聊尔计工献策力羡。

岧峣飞槛抗云表,显敞华堂屹湖面。

搜揽一州胜处寻丈间,恍觉蓬莱哀阿昌鳌首抃。

楼成侯已迫瓜戍,澹云寒烟有余恋,君不见高詹事,吟诗共屿巴笺绚。

又不见宋朝散,照坐鞋红玉壶劝。

至今子美瞻讨集中,能使吾州千古风流擅。

唐侯美政前哲同,能自勒文比黄绢。

谫陋愧我拙吟咏,漫绾秋蛇污碑篆。

江山风月今犹昔,墨客词人元不欠。

谁能落笔万太飞晴虹,九鼎雪山之银堋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