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

注释

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蔽芾(Fei):茂盛。

召(Shao)伯:姬虎,周宣王的伯爵,封地为召。

茇(Ba):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败:毁坏。

拜(Ba):扒。

憩(Qi)、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赏析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他诗练字一层深一层,此诗一层轻一层,然以轻愈见其珍重耳。”顾广誉《学诗详说》说:“丕言爱其人,而言爱其所茇之树,则其感戴者益深;不言当时之爱,而言事后之爱,则怀其思者尤远。”陈震《读诗识小录》说:“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对此诗的技巧、语言都有精辟的论述,读者可以善加体味。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许为“千古去思之祖”。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

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

西州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

归来未得,先沾离袖,管弦催滴。

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

会须醉倒,玉山扶起,更倾春碧。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

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

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

於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

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

使君燕寝东西厢,岭梅林林分两傍。

春事已退堕渺茫,调羹有实升庙廓。

叶间奇葩忽芬芳,缥白异状中有香。

臂绩千叶成花房,天公好善善必彰。

故出瑞物非其常,此花颜色见未尝。

浴以沆{虀艹换左氵}宵瀼瀼,炯故珠缀琳琅。

蜂房割蜜蔗流浆,邦人欢呼走且僵。

我公中心念丁黄,抚摩凋疗还耕桑。

天锡嘉瑞不肯当,尽掇钜美归圣皇。

公岂我留返鵷行,但有盛事存甘棠。

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

我爱扬子云,理乱皆如凤。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

陋巷萧萧风淅淅,缅想斯人胜珪璧。

寂寥千载不相逢,无限区区尽虚掷。

君不见沉约道,佳人不在兹,春光为谁惜。

安得龙猛笔,点石为黄金。

散问酷吏家,使无贪残心。

甘棠密叶成翠幄,颍凤不来天地塞。

所以倾城人,如今不可得。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渐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谓将罢官自咏五首。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乍到蓉城路。

听儿童歌谣德政,感恩如父。

好人西京循吏传,谁道今人非古。

留遗爱、甘棠佳树。

节操冰霜清凛凛,看和风、吹作阳春雨。

程去速,遽如许。

我来不见空怀伫。

望彼美、碧云暮合,草萋南浦。

信是有才供世用,敢择东西何处。

又谁念、婴儿思乳。

不恨使君吾不识,恨使君不与吾相辅。

聊寄意,短长句。

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

我爱扬子云,理乱皆如凤。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

陋卷萧萧风析析,缅想斯人胜珪璧。

寂寥千载不相逢,无限区区尽虚掷。

君不见沈约道,佳人不在兹,春光为谁惜。

安得龙猛笔,点石为黄金。

散为酷吏家,使无贪残心。

甘棠密叶成翠幄,款凤不来天地塞。

所以倾国倾城人,如今如今不可得。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人日出东郊渡江,游蟆颐山,眉之故事也。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翦,苍髯白甲待归来。

(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

君许为一往,感叹之深,故及。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

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

昆仑何时来,庆云相逐飞。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王泽布人和,精心动灵祇.君臣日同德,祯瑞方潜施。

何术令大臣,感通能及兹。

忽惊政化理,暗与神物期。

却笑赵张辈,徒称今古稀。

为君下天酒,麹糵将用时。

甘棠不翦向来荣。

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

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

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

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

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

次公不许画麒麟,孝宣妙选知名臣。

拜公之像想风度,乃是云台子颜之文孙。

元丰天子建原庙,王宇万栋临端门。

累朝名臣俨冠剑,列圣御坐开乾坤。

修廊秘殿锁春色,彷佛音容皆骏奔。

相君相业皆元元,旗常彝鼎定书勋。

仪形在殁侍神考,英气噩噩凝天阍。

嗣皇方思服盛美,欲考辟公观列文。

君传兹图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

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狱竟无冤。

召公甘棠犹不伐,卫武之德谁能谖。

君不见温公之像满人间,愿广此图令并传。

南国风烟深更深。

清江相接是庐陵。

甘棠两地绿成阴。

九日黄花兄弟会,中秋明月故人心。

悲欢离合古犹今。

凤诏传来绛阙,当宁思贤辅。

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

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

动离绪。

空眷恋,难暂驻。

新植双亭临水,风月佳名未睹。

淮拟金尊时举。

况乐府、风流一部。

妍歌妙舞,萦云回雪,亲教与,恨难诉。

争欲攀辕借住。

功成绣衮,重兴江山作主。

大义渡至漳泉东,问谁植之我蔡公。

岁久广荫如云浓,甘棠蔽芾安可同,委蛇夭矫腾苍龙。

行人六月不知暑,

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所珍。

荒坛坏冢朽崖屋,剥落风雨埋煨尘。

断碑数尺谁所得,点画入纸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亲。

六书篆籀数变改,训诂後世多失真。

谁初妄凿妍与丑,坐使学士劳骸筋。

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

挥毫卓荦又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诗歌甘棠美召伯,爱惜蔽芾由思人。

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

玉麟春晚,绿篇甘棠荫。

可是惜花深,旋移得、翻阶红影。

朱帘卷处,如在古扬州,宝璎珞,玉盘盂,娇艳交相映。

蓬莱殿里,几样春风鬓。

生怕逐朝云,更罗幕、重重遮定。

多情绛蜡,常见醉时容,萦舞袖,蔌歌尘,莫负良宵永。

献鲤荣今日,凭熊瑞此邦。

年年寿酒乐城隍。

共道使君椿树、似甘棠。

歌舞重城晓,从容燕席凉。

不须苏合与都梁。

风外荷花无数、是炉香。

闻道参军,今日垂弧,胜如去年。

正新颁蓝绶,天香芬馥,初开黄牒,御墨新鲜。

鼻祖登科,已逾百载,衣钵于今喜再传。

图南事,看搏风九万,击水三千。

官曹小试民编。

有奕世甘棠在道边。

向樽前有兴,细斟清E94C,琴中得趣,缓拂朱弦。

东观酬书,西垣草制,此去掀腾好看鞭。

应难老,信君家眉寿,自有篯山。

蜀道难,难於上青天。

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蜀山天险固自若,视难为易在人尔。

王尊真有四方志,叱驭径行了无累。

早登岷峨仕阴城,谈笑动行千万里。

汉中由来说鸡肋,意谓弃之为可惜。

君今此去良似之,更欲远游寻故迹。

汉都南郑启炎图,秦置石牛山径闢。

淮阴拜将余高台,武侯葬处空松柏,大笑出门何慨慷,天涯离愁各尽觞。

荷君走马却笑我,李侯参语夜未央。

君方往蹈功名机,何止别驾歌王祥。

先正九年遗爱在,更携故笏访甘棠。

四海人物如星晨,老成典型公一人。

秋月玉壶光皎皎,飞鸾不骖翔八表。

寒花晚节纷其香,春风笔底多甘棠。

景定东南民力竭,天畀福星照南粤。

尽洗蛮烟瘴雨尘,药洲草木欣然春。

至今民拜宽分赐,古有今无此廉吏。

清风去后凛冰台,前度刘郎又复来。

阃府清明民快活,满腔子仁活泼泼。

一十四州生意多,海鳌不动红牙高。

治平奏最居第一,生平受用惟一实。

一朝徵入作侍郎,晋升邃阁侍华光。

国家多难予谁与,嗣王小毖新求助。

矧今耆俊莫如公,泰内君子上下同。

大用之机其在此,周公冢宰毋专美。

不然成王方幼冲,何为袞衣赤舄先归东。

送公此行登鼎席,南丰瓣香此昕夕。

他时英俊馆翘材,桃树应思去后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