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赏析

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引自"超纯斋诗词"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诗人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4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打头不遇作家,谩说俱轮先度。

饶伊诸漏顿超,到底终成染污。

不染污,活眼点开,光吞寰宇。

落叶辞柯满竹扉。

道道,何处寻。

今即古,古即今。

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沈。

不是心,不是物。

非天非人,非僧非俗。

南北东西莫我寻,长短方圆莫我测。

牛饮星河,兔眠月窟,彻底灵明破昏塞。

末山超拔兮顶相不形,铁磨变通兮舌头无骨。

故人携客作幽寻。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芒鞋竹杖度千岩。

迎送有苍髯。

坐久云归岫,谈余月挂檐。

但教沽酒引陶潜。

来往意何厌。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结夏駸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

祥烟葱郁蔼门庭。

骖鸾双女侍,毓凤二雏新。

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

行膺当路荐章荣。

璇源添喜庆,椿算祝遐龄。

扰扰寻师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乡。

荧煌一鼎鎔金汁,灿烂三田湛浆。

夜半只知真火焥,房中不觉彩霞光。

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莱去路长。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赊。

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鸾小。

艳骨泣红芜,藏陵三十老。

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

素娥划袜跨玉免,回望桂宫一点雾。

纷红小蝶没柳烟,白茅老仙方瞳圆。

寻愁不见入香髓,露花点衣碧成水。

棱眉眼自深,阔口笑吟吟。

峥嵘一片胆,疏豁十方心。

默默春回万象,星星雪点孤岑。

恁麽来也兮,不用相寻。

心问心,心非色相心,清静之心道理深。

验在目前诸境界,不是凡音有正音。

大道本来人难解,岂教离乐易求寻。

谁知花过半,才与酒相寻。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

白云重重,红日杲杲。

左顾无暇,右眄已老。

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溪东是国王水草,溪西是国王水草。

随分纳些些,佛法休寻讨。

堪笑水潦和尚,枉被马师踏倒。

荐福与麽告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

事去尚时寻败局,老来犹日读何书。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

人惊大胆,我自无心。

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

觌面相呈了也,抬头何处相寻。

不悮牵朱丝。

三署来相寻。

老境侵寻,衰残到今。

霜须雪发春犹浅,壑眼岩眉秋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