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淮阳公主挽歌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

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

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

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诗人简介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帝遣使江南,发所在库赀以赎生。乂上疏谏,以为“与其拯物,不如忧民”。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自附,乂深自拒绝。开元初,姚崇为紫薇令,荐为侍郎。未几,除刑部尚书。卒,谥曰贞。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 4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吴老公,薄心肠。

夕河南,旦贞阳。

诈书实报恩作殃,一身非魏还非梁。

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

梁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

当时许媾惟朱张,溧阳公主谁家郎,乐游丝竹令人伤。

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

阴山虏,奈尔何。

位历公卿贵,身兼将相荣;

珥貂仪一品,锡带价连城。

入告推忠厚,躬行本志诚。

斯民何以报,万里遍春耕。

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

淮阳堂上曾相对。

笑把姚黄醉。

十年离乱有深忧。

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

履声细听知何处。

欲上星辰去。

清寒初溢暮云收。

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带烟。

素奈花开西子面,绿榆枝种沈郎钱。

装帘玳瑁随风落,庭岸趁暖眠。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惊起凤归天。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隐隐阊门路,烟云晓更愁。

空瞻金辂出,非是濯龙游。

德感人伦正,风行内职修,远随偶物化,同此畏轩丘。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华萼楼前花冥冥,三郎雅知睦天伦。

脂田恩厚说屣轻,独将泡影观此身。

碧瑶六六秀蜀岷,朝来郁勃连夕曛,石坛虚呵存谷神。

笳鼓惊散羯鼓春,兄来问信杳莫闻。

瑶池宴酣归未醒,千岩万壑空烟云。

一念之差隔几尘,蓬莱谁堆有太真。

平生我亦厌俗氛,秘籙曾受金阙君。

玄机偿有三生因,不妨牧羊学初平。

自怜循短绠。

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

忽似遇昌葅。

汉阳嗟欲尽。

咎繇惧忽诸。

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礼盛亲迎晋,声芬出降齐。

金龟开瑞钮,宝翟上仙袿.转扇承宵月,扬旌照夕蜺.

君不见天上星辰拱环极,忽然陨地变成石。

又不见云中鹰隼横高秋,有时搨翼化作鸠。

人生进退甚类此,左迁右转谁自由。

忆昔逢君在邹鲁,翰林丈人东道主。

一言得意便定交,数日论文暗相许。

迩来倏忽十余年,共上赤霄连步武。

禁中更直承明庐,深喜蒹葭依玉树。

两制惟君最青慎,笔力辞锋有余刃。

方期夜直金銮坡,谁知共理淮阳郡。

官衔新换版曹郎,腰佩初悬列侯印。

西垣三字班列闲,南面百城资望峻。

且应尽意颁诏条,岂复回头顾文阵。

下车果有讴谣生,卖刀买犊民归耕。

黄发老农鼓腹唱,雪花双鹿挟輈行。

棠阴露浓滴朱绂,麦秋风冷吹红旌。

行春多暇吟情发,闲作长歌寄同列。

歌中首写明君语,指点神仙为旧侣。

严徐虽合在蓬瀛,邵杜已闻为父母。

重来便恐调金铉,无复区区当文翰。

直如经岁未徵黄,道在何劳重嗟叹。

入则步苍苔,咏红药,了事舍人孙处约。

出则张皂盖,拥朱轮,贤明太守召信臣。

请君屈指数交友,似此宦名能几人。

逢时谁不欲行道,遇主我亦思庇民。

功名富贵皆待命,出处语默聊卫身。

一车甘雨方建隼,万国淳风莫泣麟。

他时宣室召贾谊,贤人事业当并伸。

檐间忍见乌兔走,监里星星将白首。

休躭铃合家藏书,且酌郡斋官给酒。

婴儿稚女满眼前,莫负时光笑开口。

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

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

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逐暖眠。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B636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履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孙发厅事前古冢,得双石,因以为堂名。

石上有昔人题识云:叠峨眉山于文会堂前。

北风高兮岁律将残,望东陇兮目断旌丹。

有美君子兮擥众芳而自饰,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

郁十五年之朝望兮,仅彯缨於列院。

参幙府以自诡兮,乃劬劬而忘倦。

宜表世而厉俗兮,曷止於斯。

灵辰不留兮,祖奠载期。

薤歌之一章兮,孰不孔悲。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

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

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石[帘,“卯”代“巾”]恩荣重。

金吾车骑盛。

将朝每赠言。

入室还相敬。

叠鼓秋城动。

悬旌寒日映。

不言长不归。

环佩犹将听。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