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

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

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

绿油貔虎拥,青纸凤凰衔。

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

推诚人自服,去杀令逾严。

赳赳容皆饰,幡幡口尽钳。

为兄怜庾翼,选婿得萧咸。

郁倔咽喉地,骈臻水陆兼。

度桥鸣绀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当中气,东风应远占。

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酒每倾三雅,书能发百函。

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襜.歌榭白团扇,舞筵金缕衫。

旌旗遥一簇,舄履近相搀。

花树当朱阁,晴河逼翠帘。

衣风飘叆叇,烛泪滴巉岩。

玉斝虚频易,金炉暖更添。

映镮窥艳艳,隔袖见纤纤。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应怜郡斋老,旦夕镊霜髯。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日面月面,霹雳闪电。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吹无孔笛,和毡拍版。

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机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

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二月探供三月酒,今年未得去年钱。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芳事从今鼎鼎来。

看看花片扑楼台。

一和既盎寒如扫,锦绣香中图画开。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

寿名兼美,家国咸喜。

公傅秉礼,实册有糨。

惟千万祀,令闻不已。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初学莺簧响露梢,还疑凤吹拂云)。

金屏笑剧如花女,红豆凭将记曲抛。

天寒人,寒彻骨,迥无依倚。

拳到踢到当机,贵得峥嵘。

眼裹无筋,韩{左犭右卢}逐块,皮下有血,杓卜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