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注释

(1)迥(jiǒng):远。

(2)傍:靠近。

(3)发(fā):开放。

(4)经冬:经过冬天。

(5)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谿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这首诗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这首《早梅》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诗人简介

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玉颊映红绡,搀报东风消息。

虽则清臞如许,有生香真色。

相看动是隔年期,忍不饮涓滴。

莫待轻飞一片,却说花堪惜。

离人南浦多春草,越鸟栖枝有早梅。

山城水隘小桥傍。

竹里早梅芳。

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

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

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麒麟图画,貂蝉冠冕,青毯自属元勋。

绿野旧游,平泉雅咏,霞舒烟卷朝昏。

风月小阳春。

照玳筵珠履,公子王孙。

雪度崧高,影横伊水庆生申。

早梅长醉芳尊。

况中兴盛际,宥密宗臣。

琳馆奉祠,金瓯覆字,和羹妙手还新。

光射紫微垣。

看五云朝斗,千载逢辰。

开取八荒寿域,一气转洪钧。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遥山雪气入疏帘。

罗幕晓寒添。

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缭墙深,丛竹绕。

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

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

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

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菊花黄后。

山茶红透。

南国小春时候。

蓬山高处绿云间,有一个、仙官诞秀。

精神龟媚,骨毛鹤瘦。

落落人中星斗。

殷勤自折早梅芳,调一鼎、和羹为寿。

凛冽苦寒时。

万木凋枯力渐衰。

昨夜前村深雪里,春回。

庾岭南枝绽早梅。

映月与清辉。

驿使加鞭喜探回。

风送馨香来小院,芳时。

料想群花尚未知。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

轻雪伴、早梅飘谢。

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

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

卖花巷陌,放灯台榭。

好时节、怎生轻舍。

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

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鸳瓦霜浓,兽炉烟冷,琐窗渐明。

芙蓉红晕减,疏篁晓风清。

睡觉犹眠,怯新寒,仍宿酒,尚有余酲。

拥闲衾。

先记早梅糁糁,流水泠泠。

须记岁月堪惊。

最难管、苍华满镜生。

心地常自乐,谁能问枯荣。

一味情尘、揩摩尽,人间世,更没亏成。

惟萧散,眠食外,且乐升平。

一生占断白云乡,适意孤风吹草动志自强。

报晓音声栖鸟语,漏春消息早梅香。

吟经徐傍芙蕖岩,得偈闲书薜荔墙。

大道最亲无达者,苦携瓶锡叩禅堂。

缭墙深,丛竹绕。

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

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

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

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歌钟列。

公堂盛会酬佳节。

酬佳节。

皇恩宣布,早梅争发。

舞场椎鼓催回雪。

金壶镟酒琼酥热。

琼酥热。

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风软寒轻,暗香飘、扑面无限清楚。

乍淡乍浓,应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

马儿行过坡儿下,危桥外、竹梢疏处。

半斜露。

花花蕊蕊,灿然满树。

一饷看花凝伫。

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最是系心,婉娩精神,伴得水云仙侣。

断肠没奈人千里,无计向、钗头频觑。

泪如雨。

那堪又还日暮。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片时偷生万年泣,倘得义成身乃立。

已将死生委天公,要因笔削明吾迹。

偃蹇榻上书千帙,坐使群儒仆墙壁。

凛然紬史行天诛,扫除坦涂大搜索。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嫣然侍侧两少丽,桃叶桃根莫能及。

蔻梢轻露有华,早梅花嫩春无力。

欲将婢子固君心,岂料君心坚铁石。

果闻远使报还家,万里精诚初不隔。

书成初奏未央宫,金马石渠皆动色。

不与左氏作忠臣,忠欲天王坐中国。

圣人大法先能识,节义大闲今独得。

伤麟叹凤非道穷。

千载相逢犹咫尺。

尊王便是祝厘心,圣人寿与天无极。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

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深院静,小阑傍。

标致不寻常。

尽他桃杏占风光。

谁敢斗新妆。

玉堂中,梁苑里。

休把雪来轻比。

莫吹长笛巧摧残。

留取月中看。

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

春工从此被人知。

不随蜂蝶,长伴玉蟾低。

缥缈云间应好在,盈盈泪湿征衣。

背人偷拗向东枝。

清香满袖,犹记画堂西。

楚王宫地罗含宅,赖许时时听法来。

(早梅赠李商隐。

见《商隐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