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黄陵庙词(一作李群玉诗)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黄陵庙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又叫湘妃祠,座落在洞庭湖畔。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画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待以至是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般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来到,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qiàn欠),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象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独立、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在艺术上的成功,主要在于采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十分忠实于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及,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追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陈志明)

诗人简介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万里一点白,长空鸟不飞。

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间四壁居。

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野雉异兮家鸡,雉将雏兮栖栖。

嫁刘季兮逐季飞,不逐季兮季狐疑。

羽翼成兮两口苦无违。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云气与山为态度,月华借水作精神。

再世唐尧,更生虞舜。

统御金轮,永膺天命。

林泉何以报生成,一缕檀烟万佛名。

使君领客未经旬,更以蝤蛑作小春。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

若能决此一疑,免教节上生枝。

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一寸柔肠,如丝千结,不奈愁如铁。

扁舟几日为诗留。

老景人怀一羽轻。

叔子拟度骅骝前。

灯火楼高,移下一天星斗。

刹刹西来意,尘尘古佛心。

眉毛为道侣,鼻孔作知音。

借问牛头何处去,衔花幽鸟杳难寻。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

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

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一锋不断奸凶首,千古焉知将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