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
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②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
③岫(xiù):山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④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诗十首》有 “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一句写水,初春气暖,冰融水流,河床空旷宽阔了,是横写。二句写山,青山苍翠,一片碧绿,是纵写。前两句诗描写“江旷”、“山长”之景,雄浑阔大,气象万千,为诗歌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后两句诗突出“他乡”二字,在天长地阔的春光中,诗人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面对,此情此景类似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三、四句进一步写远望,特意点出“他乡”,后边才有了驿道“长亭”以及柳和花。春天往往是家人思念外出之人的时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最甚时节,何况又在早晨。诗写得含蓄美妙,情景交融。此诗与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相似:“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杜甫漂泊他乡,望着眼前迷人的春景,思乡之情越发强烈,不禁发出春将归去,而人无归期的感叹。同样的感慨也出现在王勃的诗中,不同的是王勃比较含蓄,他只是客观地、不动声色地描写春潮、青岫、花树、边亭,但身在他乡的羁客面对此景时的慨叹,表现十分明显。因此杜甫的感叹也是王勃诗中的潜台词。[2] [4]
这首小诗没有细致的动态描写,诗人只是纵目远望,以描写远景的方式描写春光。诗浑厚开阔的气势,充满着淡淡的乡愁。此诗作者表现手法高明,诗人野望,首先看见江湖,青岫,但这不是野望的最终目的,因而诗人就登高极目瞭望,望见的只有“花树映边亭”。诗人并没有直接提到思乡,只是描写了一望再望,可是思乡已从一望再望的字里行间里反映出来了。
此诗当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年)客居巴蜀时。此种遭遇,羁旅之中,最易引发感伤情绪,而在此诗中,却表现为明快。
春王正月,雪阵联翩下。
我有春风怎生卖。
忽扫残夜雨,推出朝阳,天地里,玉烛一枝无价。
早春虚过了,尚有二分,是处春光好收买。
也不违天性,不远人情,杨柳陌、临水夭桃亭榭。
身子外、只要自家人,共酒后羲皇,花前偏霸。
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
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
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
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
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
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
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
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
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
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
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
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
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
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
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无舍灵龟观朵颐,自求口实君自知。
谁为此者君名之,其说不烦求我诗。
君家严君业夔伊,虎视耽耽雄四夷。
四方是维天子毗,汶阳一室大泽陂。
我往受业拜门垂,闻公一语洗然奇。
我归瞠若安可追,君才固是麒麟儿。
幼读父书壮思施,不卑小官乃吾师。
况有内乐潜天倪,荒城无人谁过之。
面城筑室兹逶迤,去年秋雨河股移。
百草不生苔拥基,蚁子缘础螾粪泥。
夜眠不稳忧为池,今年闰早春气迟。
墙根隙地稍可埤,初植防风种黄耆。
莱州石鼎青琉璃,地垆宿火风鸣枝。
对君长语清未疲,外轻内顺生理宜。
问从何得聊我治,眉州夫子言可规。
麻田处士术安期,今之崇丘历九疑。
见人不语下臂驰,遁逃乎阴食蛤梨。
君何伧囊不往随,与访汗漫还无时。
还无时,我何适,北山之南南山北。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龙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龙雨足意貌閒,万里泽流才一息。
无心自为百谷仰,变化风云聊戏剧。
一杯洗心未足言,看瀁沧溟太空湿。
大月已圆当久照,小月未满哉生魄。
雨龙出此云月间,背负青天拥霄碧。
岂惟大旱有云霓,解作丰年雪花白。
黄绫袋子天上来,本是闽山早春色。
金盘珠露犹浥封,琼房玉芝记相识。
朱门日上三槐梢,大官初颁万钱食。
松风忽响第一泉,乳花徐开练波立。
我公胸中冰雪明,不受一尘乘间入。
宁烦多饮气自清,乞余贱客犹能及。
此客覉贱亦喜茶,老叶唯知煎若涩。
藜羹粟饭每称是,九天云腴讵应得。
旧闻作匙用黄金,下三江,欲寄残年向泉石。
砂瓶煮汤青竹林,会有玉川来作客。
五更残梦。
听绿窗莺语,罗衾香拥。
百啭多情,娇啼无泪,枕上一声时送。
真成翠鬟双*,当户玉琴初弄。
欲谁共。
趁风和求友,乔林烟蓊。
春动。
花气重。
暗度垂杨,暖人酴*洞。
倦客芳*。
佳人幽思,愁满彩笺金凰。
自怜比来心事,两翅果谁搏控。
听指纵。
望高城落日,黄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