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析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沙,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古人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洪迈《多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本诗曾获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这正是“频改”所致。但这首诗的佳处,并不限于一字之工,当玩赏其全篇的精神所在,方能得其体要。

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了了无言,蓦胸一拳。

蜃江水急,不许泊船。

残日下瓜洲。

平安火又流。

月高高、挂古城楼。

回首少年真可笑,无一事、又悲秋。

天在海边头。

天风有意不。

结桂枝、袅袅余愁。

不是银河无去路,先不去、后难游。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佐剧劳黄绶,提纲疾素餐。

风生趋府步,笔偃触邪冠。

骨鲠知难屈,锋芒岂易干。

伫将调玉铉,翻自落金丸。

异议那容直,专权本畏弹。

寸心宁有负,三黜竟无端。

适喜鸿私降,旋惊羽檄攒。

国怜朝市易,人怨虎狼残。

天地龙初见,风尘虏未殚。

随川归少海,就日背长安。

副相荣分寄,输忠义不刊。

击胡驰汗马,迁蜀扈鸣銮。

月罢名卿署,星悬上将坛。

三军摇旆出,百越画图观。

茅茹能相引,泥沙肯再蟠。

兼荣知任重,交辟许才难。

劲直随台柏,芳香动省兰。

璧从全赵去,鹏自北溟抟。

星象衔新宠,风霜带旧寒。

是非生倚伏,荣辱系悲欢。

畴昔偏殊眄,屯蒙独永叹。

不才成拥肿,失计似邯郸。

江国伤移律,家山忆考槃。

一为鸥鸟误,三见露华团。

回首青云里,应怜浊水澜。

愧将生事托,羞向鬓毛看。

知己伤愆素,他人自好丹。

乡春连楚越,旅宿寄风湍。

世路东流水,沧江一钓竿。

松声伯禹穴,草色子陵滩。

度岭情何遽,临流兴未阑。

梅花分路远,扬子上潮宽。

梦想怀依倚,烟波限渺漫。

且愁无去雁,宁冀少回鸾。

极浦春帆迥,空郊晚骑单。

独怜南渡月,今夕送归鞍。

风约雨横江。

秋满篷窗。

个中物色侭凄凉。

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

拥被换残香。

黄卷堆床。

开愁展恨翦思量。

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

浊河澜亦霁,颜平容月漾。

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

邗沟日已斜,瓜洲潮未涨。

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

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

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

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瓜步城*,烟树西津,几回往来。

尽洪涛千丈,鱼龙出没,苍颜十载,鸥鹭惊猜。

驿馆荒凉,征鞍牢落,寄语楼船且莫开。

今宵里,要江声一枕,洗涤羁怀。

侵晨风定潮回。

便挂起、云帆亦快哉。

爱金山东畔,天开罨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才。

冲破晴岗,拂开苍藓,欲纪兹行百尺崖。

还停笔,怕吟鞭犹带,京国尘埃。

有信江头春色,无凭天上浮云。

白衣苍狗又何频。

岂是随风情性。

法受三千谪路,翻成万里思亲。

瓜洲中道不逢人。

谁寄江南春信。

前日庐山,今日庐山,岂偶然哉。

喜青衫旧梦,轻车熟路,白云清兴,翠壁丹崖。

石镜光寒,香炉烟暧,晴雪飞空玉峡开。

天公意,欲先生健笔,洗尽尘埃。

三年握手金台。

任意气、相期隘九垓。

恨征帆缥缈,秋风南浦,书灯冷落,夜雨西斋。

莲社香中,琵琶亭上,我念京尘无好怀。

君须记,怕雁回时节,早寄诗来。

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

瓜洲谁问卧袁安。

孤负新年月半。

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

无知儿女不知寒。

冰箸掌中争看。

山径晚樵还。

深壑孱颜。

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

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倾国倾城夸美色,千金万金供首饰。

武林城中花巷名,绍兴年前人未识。

亮死瓜洲再讲和,巷名一为栽花窠。

象珠翠玳玉笄外,紫紫红红裁绮罗。

是时永嘉有佳士,叹嗟花巷名太侈。

繁华渐盛古朴衰,书谓乡人非美事。

谁知骜集一朝非,妇鬟女髻弥芳菲。

冠梳簪珥向晓卖,百伪一真无关讥。

戊戌年冬十月十,爇此阛闠成瓦砾。

岂料郁攸再作崇,庚子春残小尽日。

一十六度蓂荚新,两见焦头花巷人。

买卖假花牟百利,坐此得罪于神明。

君不见九重一言轩轾易,头白纷纷无忌讳。

人人一朵牡丹春,四海太平呼万岁。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卷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绣陌南头。

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

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殷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

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烟树瓜洲岸。

望旌旗、猎猎摇空,故人天远。

不似沙鸥飞得渡,直到雕鞍侧畔。

但徙倚、危阑目断。

自古钟情须我辈,况人间、万事思量遍。

涛似雪,风如箭。

扬州十里朱帘卷。

想桃根桃叶,依稀旧家庭院。

谁把青红吹到眼,知有醉翁局段。

便回首、舟移帆转。

渺渺江波愁未了,正淮山、日幕云撩乱。

阁酒盏,倚歌扇。

轩窗竹院临流静,灯火瓜洲隔岸深。

西风扬子江头路。

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诗仙一去。

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与客语。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

聊凭陆谞。

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

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山径晚樵远。

深壑孱颜。

孙山背後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

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章台路。

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

行人半倚户。

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

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

闻歌犹是淋铃处。

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

报伊共歌舞。

西去。

屡回顾。

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

玉关万里知何许。

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

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

茨茹荷叶认零星。

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