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译文

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注释

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赏析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为赠送礼物的承露丝囊也见不到了。诗的第一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说丝囊已无,则是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具体着实了。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感昔伤今。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云:“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慨叹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以想象,当杜牧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

  诗人不写别的,偏偏从紫苔着笔。这是因为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他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对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体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这里,“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这笔法可谓婉曲回环,写景入神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极度感伤之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从诗的整体看,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此刻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此时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此时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63篇诗文

诗文推荐

闪电光,击石火。

眨得眼,已蹉过。

大地皆冻锁,遍界热如火。

时节不放过,衲僧多蹉过。

不蹉过,深雪之中有一个。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

觉海浪平,铁船无底。

寒山子水牯牛作麽生,切不得道大家在这里。

古松不知几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欹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对孰与杜老起九原。

再来戴公宅,客过孝王家。

三分光阴二早过,迟日江山丽。

灵台一点不揩磨,春风花草香。

贪生逐日区区去,泥融飞燕子。

唤不回头争奈何,沙暖睡鸳鸯。

大机普应,妙用全彰。

井通沧海,日上扶桑。

击石火,闪电光。

进前先蹉过,退后绝承当。

山绕郡楼秋过雨,月临池树晚生烟。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

优入圣门,过不留迹。

道以目传,妙则心识。

倚欤伟欤,后代之则。

君成道,去何许,寂寂空山号行府。

自从汉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凄凉古庙落嵓隈,水绕閒庭萦嫩苔。

敕令立观奉香火,屈指古十年中来。

道士张君见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从前观心力勤苦,经画一新旧堂庑。

尝闻仙者好楼居,杰阁晕飞接云衢。

往来世外隐君子,万一鹤驭停须臾。

我劝张君更磨练,莫遣光阴随物转。

一朝平步玉皇前,何虑群仙不相面。

多少纷纷尘世人,梦中说梦元非真。

妙处工夫如会了,千百世界现全身。

明明始祖,诞避庆基。

翼翼后嗣,虔奉孝思。

精洁斯过,祉福咸宜。

于以报贶,于以受釐。

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

雪天行计欠人留。

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

此恨知得几时休。

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应门斯御,雉扇爰开。

人瞻日月,泽动云雷。

同风三代,均禧九垓。

欢心允洽,时咏康哉。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飚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坐久吹青灯,寒光可对面。

飘飖释苑秀,洒落儒林彦。

相逢爱忧清景,险语写幽玩。

野令才素悭,斗为吟毫健。

诗成万象索,孤影转楼殿。

游屦绝出门,高僧应作伴。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余闰。

黑牛卧死水,癞马系枯椿。

三年一闰,五年载闰。

衲僧须经得与么时节过,方可成自己岁功。

十方义聚,和气如春。

非魔非佛,无主无宾。

食法二轮能妙转,不虚剪月过书云。

闻韶不知味,门户喜重新。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

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丈。

币以过志,庶几弃闻。

杨姑悟道,猛烈难比。

便把镜楼摔碎。

识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

一志蓬头垢面,便披蓑、策杖顶笠。

绝聪慧,戒无明业火,自常挫锐。

断制男儿何似,比追魂取魄,索命活鬼。

富贵荣华弃尽,更不留意。

常守常清常静,处无为、自然之理。

功行满,向十洲三岛。

占个仙位。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晓风吹醒桃花醉,暮雨添成柳叶愁。

醉了又愁愁又醉,莺煎燕(左乔右亢)过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