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郢城怀古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

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蒐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南风忽不尽,西师日侵蹙。

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扑。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

狐兔时游戏,霜露日沾沐。

钓者故池平,神台尘宇覆。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译文

(1)客心:游客的心情,作者自谓;暮序:一年之末,指暮冬。

(2)登墉:登上郢城故城墙;墉,垒土为墙,此处指郢城墙;瞰平陆:瞰,从高处往低看,即俯视;平陆:平野。

(3)林泽:山林与水泽:窅:沉远貌;芊绵: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4)郁重复:郁:结;重复:山重水复,此指山川纵横交错。

(5)资:依靠,凭借;设险:设防。

(6)名都:郢城;拒:抗,此处可作镇守解;江隩:水流弯曲处。

(7)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古为中国九塞之一。《左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次:迈,连接。

(8)溟海:本为神话中的海,此泛指楚国南边的深海;穷南服:楚国疆域一直到达了当时中国极南的地区。

(9)挫吴豕:这是骂吴国的话,语出《左传》:伍员率吴兵灭楚,入郢,大将申包胥乞秦师楚,七日哭于秦庭,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10)竞周鹿:竞鹿,逐鹿,喻争夺天下。

(11)万乘:《孟子·梁惠王》:“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注:万乘,谓天子也;千乘,诸侯也。”这里指楚王。沮漳:沮水与漳水。

(12)九鼎:指东周,时其首都在洛水之阳。伊谷:伊水与谷水。

(13)大蒐:古春猎为蒐,天子出猎于春日为大蒐。云梦掩:楚国为古云梦七泽之地。这里指楚王出猎时声势浩大,旌旗蔽日,人马盖地。

(14)章华:即章华台,为楚王所筑。《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15)更:替换。

(16)吉凶良倚伏:《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祸相因而互倚。

(17)遽:急速,忽忙地。

(18)贤臣逐:指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

(19)南风:指楚国。楚国地处南方。

(20)西师:指秦国。秦国地处西方。日侵蹙:(秦)因侵略迫使(楚)国土日渐缩小。蹙:收缩。

(21)运圮:国运衰败。属驰驱:不断地辗转迁移。

(22)时屯:时事艰难。恣敲扑:恣,恣意、任意。敲扑,挞伐凌辱。

(23)夷陵火:夷陵,今宜昌,楚先王的陵墓在此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火烧夷陵。

(24)秦庭哭:语出《左传》(见前文注9)。

(25)鄢郢:故址即今宜城南境内。《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故宜城,在县南九里。本楚鄢县,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蛮水灌鄢城,扙之,遂取鄢。”郢为楚都城。丘墟:废墟。

(26)俄:一会儿,很快。惨黩:昏暗貌。

(27)狐兔时游戏:狐狸与兔子时常出没在郢城的废墟上。

(28)沾沐:侵蚀。

(29)钓渚:楚庄王所筑的诸侯台,在纪南城东不远处。下句“神台”同。

(30)阵云埋夏首:阵云,浓云;夏首,夏水的上游。《汉书·地理志》:“夏水,首受江”,夏水在今江陵县境。

(31)舟壑迁:意谓沧海桑田,山水已非昔貌。

(32)年祀倏:指对楚先王的岁时祭祀,如今已倏然不复举行了。

注释

(1)客心:游客的心情,作者自谓;暮序:一年之末,指暮冬。

(2)登墉:登上郢城故城墙;墉,垒土为墙,此处指郢城墙;瞰平陆:瞰,从高处往低看,即俯视;平陆:平野。

(3)林泽:山林与水泽:窅:沉远貌;芊绵: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4)郁重复:郁:结;重复:山重水复,此指山川纵横交错。

(5)资:依靠,凭借;设险:设防。

(6)名都:郢城;拒:抗,此处可作镇守解;江隩:水流弯曲处。

(7)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古为中国九塞之一。《左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次:迈,连接。

(8)溟海:本为神话中的海,此泛指楚国南边的深海;穷南服:楚国疆域一直到达了当时中国极南的地区。

(9)挫吴豕:这是骂吴国的话,语出《左传》:伍员率吴兵灭楚,入郢,大将申包胥乞秦师楚,七日哭于秦庭,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10)竞周鹿:竞鹿,逐鹿,喻争夺天下。

(11)万乘:《孟子·梁惠王》:“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注:万乘,谓天子也;千乘,诸侯也。”这里指楚王。沮漳:沮水与漳水。

(12)九鼎:指东周,时其首都在洛水之阳。伊谷:伊水与谷水。

(13)大蒐:古春猎为蒐,天子出猎于春日为大蒐。云梦掩:楚国为古云梦七泽之地。这里指楚王出猎时声势浩大,旌旗蔽日,人马盖地。

(14)章华:即章华台,为楚王所筑。《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15)更:替换。

(16)吉凶良倚伏:《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祸相因而互倚。

(17)遽:急速,忽忙地。

(18)贤臣逐:指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

(19)南风:指楚国。楚国地处南方。

(20)西师:指秦国。秦国地处西方。日侵蹙:(秦)因侵略迫使(楚)国土日渐缩小。蹙:收缩。

(21)运圮:国运衰败。属驰驱:不断地辗转迁移。

(22)时屯:时事艰难。恣敲扑:恣,恣意、任意。敲扑,挞伐凌辱。

(23)夷陵火:夷陵,今宜昌,楚先王的陵墓在此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火烧夷陵。

(24)秦庭哭:语出《左传》(见前文注9)。

(25)鄢郢:故址即今宜城南境内。《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故宜城,在县南九里。本楚鄢县,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蛮水灌鄢城,扙之,遂取鄢。”郢为楚都城。丘墟:废墟。

(26)俄:一会儿,很快。惨黩:昏暗貌。

(27)狐兔时游戏:狐狸与兔子时常出没在郢城的废墟上。

(28)沾沐:侵蚀。

(29)钓渚:楚庄王所筑的诸侯台,在纪南城东不远处。下句“神台”同。

(30)阵云埋夏首:阵云,浓云;夏首,夏水的上游。《汉书·地理志》:“夏水,首受江”,夏水在今江陵县境。

(31)舟壑迁:意谓沧海桑田,山水已非昔貌。

(32)年祀倏:指对楚先王的岁时祭祀,如今已倏然不复举行了。

诗人简介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29篇诗文

诗文推荐

碧瓦朱甍紫翠深。

玻璃屏障里,锦为城。

子胥英爽海涛横。

玉堂人,于此劝春耕。

五月政当成。

岩廊将去路,肯留行。

江山雄胜为公倾。

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

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帘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

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

绀幄掀,衮冕明。

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

云车下冥冥。

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肸号敷荣。

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青条绿叶。

结起蓬瀛连万叠。

风引飘飘。

下有红波引六鳌。

五城烟敛。

剪碎彩云红点点。

帖在山腰。

旁有斑斑雪未消。

朝游游层城。

夕息旋直庐。

迅雷中霄激。

惊电光夜舒。

玄云拖朱阁。

振风薄绮疏。

丰注溢修霤。

潢潦浸阶除。

停阴结不解。

通衢化为渠。

沈稼湮梁颍。

流民泝荆徐。

眷言怀桑梓。

无乃将为鱼。

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篱晚。

疏篱晚。

精神旷逸,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蟇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痴蟇踪影没,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

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

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

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

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

于昭毖祀,周旋有容。

历阶将事,赵进鞠躬。

改步如初,没阶弥恭。

左城右平,陟必雍雍。

上元晴。

上元晴。

待得晴时坐触屏。

山禽三两声。

欲归城。

未归城。

见说城中处处灯。

明年处处行。

唐太弟,礼贤能。

玉杯传玩轻国士,宝器何重士何轻?

元城老臣怒生瘿,取杯掷地玻璃声。

唐太弟,谢君罪,比君笔头公,荣名千万载。

紫帽之峰兮高且巍,白云一片兮空依依。

我有兄兮在海湄,三月不见兮使我心悲。

泥检封香矞露浓,汉庭新册潁川功,朱轓按俗麟符郡,青被为郎斗籍宫。

俭幕卷云宾履隔,郢楼翻雪饯壶空。

明光伏奏前斯近,备对芳兰溢握红。

物生于东,城于西兮。

有信有屈,物不齐兮。

彼向而笑,嗔为迷兮。

惟古有道,物不群兮。

大东之西,孰我宾兮?

我所思兮,西方之美人兮。

城狐不可掘。

社鼠不可熏。

缕金翠羽。

妆成才见眉妩。

倦倚绣帘,看舞风絮。

愁几许。

寄凤丝雁柱。

春将暮。

向层城苑路。

钿车似水,时时花径相遇。

旧游伴侣。

还到曾来处。

门掩风和雨。

梁间燕语。

问那人在否。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

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来嫔初载,令德冠层城。

柔范蔼徽声。

熊罴梦应芳兰郁,佳气拥雕楹。

珠宫缥缈泛蓬瀛。

脱屣世缘轻。

空馀宝册光琼玖,千古仰鸿名。

九鼎沸莫止,大厦倾莫支。

太阴初阳不得烛下土,六龙望望闽之陲。

六宫掩泣向北去,孤臣凭城尚南顾。

也知天命有所归,忍为生灵贷生路。

当时不死良为此,至今人说姜与李。

君家富贵八十年,露台风馆啼猩鬼。

世事茫茫难具论,遗诏幸得传诸孙。

乌丝细字书题罢,黄叶乘秋正打门。

龙举头,猳掉尾。

羊为兄,猴作弟。

羊归穴,猴离次。

君不见刘越石,晋阳铁骑围城急。

一声长啸震山谷,抛弓散走群儿泣。

又不儿庾元规,武昌僚佐相追随。

坐据胡休夜笑语,不知宝主竟为谁。

枕戈待旦成可事,终镶著鞭先士稚。

况复西风尘污人,茂宏举扇思还第。

嗟嗟二子逢世乱,误长清谈空致患。

争如今夕倚兰人,一生饱嘎升平饭。

百城桴鼓夜不鸣,万里山川秋愈明。

黄鹤孤飞白鸥睡,卷帘露气下三更。

初听笛声何激烈,再听书声更清越。

素娥密约无人知,今秋丹桂来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