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韦员外东斋看花

入花凡几步,此树独相留。

发艳红枝合,垂烟绿水幽。

并开偏觉好,未落已成愁。

一到芳菲下,空招两鬓秋。

诗人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27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断崖韦偃树,小雨郭熙山。

陟彼崔嵬,岂不怀归。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神庭古柏啼乌起,斋室虚帘宿雾通。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江之永矣,其流汤汤。

整我六师,告成于王。

甬东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

静夜橹声来枕上,犹疑身在木兰舟。

芳事从今鼎鼎来。

看看花片扑楼台。

一和既盎寒如扫,锦绣香中图画开。

零露下长洲。

云翻海倒流。

素娥深、不到西楼。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

城外土馒头。

人能饮恨不。

古人不见使吾愁。

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眼空东鲁,口吸西江。

机锋峻捷,不让老庞。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

要为人剪除笔病,换骨洗肠。

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武陵溪上路。

娉婷婀娜,刘郎依约曾遇。

鸳俦凤侣。

重记相逢处。

云隔阳台雨。

花解语。

旧梦还记否。

如日在天,靡国不临。

筠虽小邦,其有不歆。

东庑西向,谁昔营之。

民昏不知,神以不怀。

小儿勿大勤,使汝发早白;

长为南亩民,殊胜东合客。

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涧路萦回斋处远,松堂虚豁讲声圆。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

陈兄榜名不欺斋,不欺本自诚中来。

晚周洙泗汉伊雒,中间此道寒如灰。

不欺斋中一尊酒,兄乎此意差耐久。

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

君不见汤脱胡桃一语失,此是迂翁年少日,陈兄再拜吾事毕。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

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

物生于东,城于西兮。

有信有屈,物不齐兮。

彼向而笑,嗔为迷兮。

惟古有道,物不群兮。

大东之西,孰我宾兮?

我所思兮,西方之美人兮。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