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据原注有“浙右多盗贼”句,朱注谓《旧唐书》宝应元年八月,台州人袁晁反,陷浙东州郡。广德元年四月,李光弼讨之。此诗末自注语,正指袁晁也。是时公在梓阆间,故有“巴人困军须”之句。诸本编次皆失之。鲍照有《喜雨》诗题。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①。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②。 (岁旱兵兴,两意并提。) ①赵次公曰:晋光熙元年五月王辰,日光四散,赤如血流,照地皆赤。②吴均诗:“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骚屑,不安貌。 巴人困军须①,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②,真宰罪一雪。谷根小苏息,诊气终不灭③。何由见宁岁④,解我忧思结。 (此悯巴人之困穷。前四喜久旱得雨,后四忧兵戈未息,分应起段。旱灾为虐,此造化之罪愆也,惟一雨足以洗雪之。公诗:“吾将罪真宰。”) ①黄希曰:巴人,谓三巴之人。②沧江,即梓州之江,黄鹤指为夔江,非是。任昉《游桐庐》诗:“沧江路穷此。”知沧江可概用。③《庄子》:“阴阳之气有诊。”④《国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①。安得鞭雷公②,滂沱洗吴越③。 (原注:“时浙右多盗贼。”从蜀中想到吴越,以感时意收结。此章,中段八句,起结各四句。) ①《周礼》:“阴阳之所交,风雨之所会。”曹操诗,”不可断绝。”②《初学记》:《易传》曰:“雷声曰雷公。”③《诗》:“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孙季照曰:杜诗结语,每用安得二字,皆切望之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此云“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皆是一片济世苦心。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去岁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极可畏。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
扑缘发尾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
中路已觉商羊舞。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従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已窖八千斛,(今春及今,得蝗子八千余斛。
)率以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
)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蹙踏鲍谢跨徐庚。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两岁是六_,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_甚时瘳。
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一声玉磬下星坛。
步虚阑。
露华寒。
平晓阿香,油壁碾青鸾。
应是老鳞眠不得,云炮落,雨瓢翻。
身闲犹耿寸心丹。
炷炉烟。
暗祈年。
随虎蛙声,鼓吹稻花田。
秋水一池莲叶晚,吟喜雨,拍阑干。
四邻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
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
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
问田间消息,年年气象,更催得、秋成早。
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
晴光渐放,瀛洲波定,御沟声小。
绿野春回,黄扉昼静,篆烟萦绕。
愿鱼羹有饭,避贤归去,向山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