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越调】天净沙 十二月乐词并序

凡文章之有韵者,皆可歌也。

第时有升降,言有雅俗,调有古今,声有清浊。

原其所自,无非发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别有一律吕也。

汉魏晋宋之有乐府,人多不能晓;

唐始有词,而宋因之,其知之者亦罕见其人焉。

今之歌曲,比于古词,有名同而言简者;

时亦复有与古相同者,此皆世变之所致,非故求异乖诸古而强合于今也。

使今之曲歌于古,犹古之曲也。

古之词歌于今,犹今之词也。

其所以和人之心养情性者,奚古今之异哉!

先哲有言:今之乐犹古之乐,不其然欤!

尝读李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忄舀淫。

长短不一,音节亦异。

旁构冥思,朝涵夕泳。

谐五声以摊其腔,和八音以符其调。

寻绎日久,竟无所得,遂辍其学,以待知音者出而余承其教焉!

因增损其语,而隐括为〔天净沙〕,如其首数。

不惟于樽席之间,便于宛转之喉;

且以发长吉之蕴藉,使不掩其声者。

慎勿曰:侮贤者之言云。

上楼迎得春归,暗黄著柳依依,弄野轻寒似水。

锦床鸳被,梦回初日迟迟。

正月劳劳胡燕酣春,逗烟薇帐生尘,蛾髻佳人瘦损。

暖云如困,不堪起舞缃裙。

二月夹城曲水飘香,扫蛾云髻新妆,落尽梨化欲赏。

不胜惆怅,东风萦损柔肠。

三月依微香雨青氛,金塘闲水生,数点残芳堕粉。

绿莎轻衬,月明空照黄昏。

四月沿华水汲清樽,含风轻索殳虚门,舞困腮融汗粉。

翠罗香润,鸳鸯扇织回文。

五月疏疏拂柳生裁,炎炎红镜初开,暑困天低寡色。

火轮飞盖,晖晖日上蓬莱。

六月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衰兰剪剪。

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七月吴姬鬓拥双鸦,玉人梦里归家,风弄虚檐铁马。

天高露下,月明丹桂生华。

八月鸡鸣晓色珑璁,鸦啼金井梧桐,月坠茎寒露涌。

广寒霜重,方池冷悴芙蓉。

九月玉壶银箭难倾,花凝笑幽明,霜碎虚庭月冷。

绣帏人静,夜长鸳梦难成。

十月高城回冷严光,白天碎坠琼芳,高饮挝钟日赏。

流苏金帐,琐窗睡杀鸳鸯。

十一月日光洒洒生红,琼葩碎碎迷空,寒夜漫漫漏永。

串销金凤,兽炉香霭春融。

十二月七十二候环催,葭灰玉重飞,莫道光阴似水。

羲和迁辔,金鞭懒著龙媒。

闰月

诗人简介

孟昉,字天纬,一作天晔。本西域人,回族,寓居北京。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〇)间为胄监生。明敏英妙,质美而行懿,由乡举得举,从事臬司宪部掾枢府,进中书西曹,典国子监簿。元明间回族词人,曾在元为官。有多部作品传世。元曲三百首中收有他的一首天净沙。二十年间,读书不废,被誉为贤才。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二),为翰林待制,官至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兵乱后,入明隐居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其诗文曲词,皆善。元。苏天爵《题孟天昉拟古文后》道:"太原孟天,学博而识敏,气清而文奇,盖欲杰出一世。其志不亦伟乎?"《滋溪文稿》卷三十张光弼赞许道:"孟子论文自老成,早于国语亦留情。"(《寄孟昉郎中》诗)可见其文雄称...►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

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

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

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

带困眼、似开微合。

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

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

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

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

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

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

带困眼、似开微合。

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

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

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鸣涧壑。

时去中秋不数日,方遑遑於道路,宦游飘泊,节物如驰,此生*偶复呵铮*而所谓乐以酬身者乃如此,谋生之拙,可不哀邪。

幸终焉之有图,坐归欤之不早,慨焉兴感,无以为怀,因作长短句诗,极道萧闲退居之乐,歌以自宽,亦以自警,盖越调水龙吟也。

与我同志幸各赋一首*晚雨新晴,江月炯然,秋涛水村秋入江场,梦惊万壑松风冷。

中秋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逗晓看娇面。

小窗深、弄明未遍。

爱残朱宿粉云鬟乱。

最好是、帐中见。

说梦双蛾微敛。

锦衾温、酒香未断。

待起难舍拚。

任日炙、画栏暖。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

争斗彩丝艾虎。

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词章敏妙,临觞得纸,下笔不能自休。

去岁收灯后,过扬於郑氏山亭,酣觞赋诗,最为快适。

自此仆遂东来,比得其诗,颇道当时风味,戏作越调乱山空翠寻人,短松路转风亭小。

论文把酒,灯残月淡,春风最早。

星斗撑肠,雾云翻纸,词源倾倒。

自骑鲸人去,流年四百,知此乐、人间少。

别梦春江涨雪,记雨花、一声云杪。

新诗寄我,垂天才气,凌波词调。

传酒传歌,后来双秀,也应俱好。

待明年,却向黄公垆下,觅萧闲老。

一曲求凰弹越调。

红叶殷勤,凤已成双了。

纤翠轻裾云缥缈。

多情佩有宜男草。

十月小春天气好。

春到南枝,梅蕊含微笑。

珍重画眉人起早。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松江烟浦。

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

容与。

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_雨。

玉友金蕉,玉人金缕。

缓移筝柱。

闻好语。

明年定在槐府。

碧纱微露纤纤玉。

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来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

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

控梅人过溪桥。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

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东山高情远韵,参之魏晋诸贤而无愧,天下共知之。

不幸年逾五十,遂下世,今墓木将拱矣,雅志莫遂,令人短气。

余既沈迷簿领,颜鬓苍然,倦游之心弥切。

悠悠风尘,少遇会心者,道此真乐。

然中年以来,宦游南北,闻客谈个中风物益详熟。

顷因公事,亦一过之,盖其地居太行之麓,土温且沃,而无南州卑溽之患。

际山多瘦梅修竹,石根沙缝,出泉无数,清莹秀澈若冰玉。

稻塍莲荡,香气蒙蒙,连互数十里。

又有幽兰瑞香,其他珍木奇卉。

举目皆崇山峻岭,烟霏空翠,吞吐飞射,阴晴朝暮,变态百出,真所谓行山阴道中。

癸酉岁,遂买田於苏门之下,孙公和邵尧夫之遗迹在焉。

将营草堂,以寄馀龄。

巾车短艇,偶有清兴,往来不过三数百里,而前之佳境,悉为己有,岂不适哉。

但空疏之迹,晚被宠荣,叨陪国论,上恩未报,未敢遽言乞骸。

若*勉驽力,加以数年,庶几早遂麋鹿之性。

双清道人田唐卿,清真简秀,有林壑癖,与余作苍烟寂寞之友。

而友人杨德茂,博学冲素,游心绘事,暇日商略新意,广远公莲社图,作卧披短轴。

感念退休之意,作越调水龙吟以太行之麓清辉,地和气秀名天下。

共山沐涧,济源盘谷,端如倒蔗。

风物宜人,绿橙霜晓,紫兰清夏。

望青帘尽是,长腰玉粒,君莫问、香醪价。

我已山前问舍。

种溪梅、千株缟夜。

风琴月笛,松窗竹径,须君命驾。

住世还丹,坐禅方丈,草堂莲社。

拣云泉,巧与余心会处,托龙眠画。

铁甲珊珊渡汉江。

南蛮犹自不归降。

东西势列千层厚,南北军屯百万长。

弓扣月,剑磨霜。

征鞍遥日下襄阳。

鬼门今日功劳了,好去临江醉一十七首,其中原有四首曲调,兹删去。

画楼徙倚栏杆,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

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逗晓看娇面。

小窗深、弄明未遍。

爱残朱宿粉云鬟乱。

最好是、帐中见。

说梦双蛾微敛。

锦衾温、酒香未断。

待起难舍拚。

任日炙、画栏暖。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

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

悄悄冥冥,潜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