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 “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 “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诗人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45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电卷星飞,珠回玉转。

打破面皮,赤心片片。

盐贵米贱,诸事成现。

拟欲商量,脑后拔箭。

混成一气,周行四时。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

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

能张吾军从古少,差强人意似君无。

毡拍板,无孔笛。

狭路相逢,五音六律。

立亡坐脱不为奇,石霜迁化少人知。

九峰师子连天吼,刹那惊杀野我狐狸。

日永风清,雷奔电卷。

无位真人,略通一线。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担板汉,没拘束。

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青天白日,切忌寻觅。

更问如何,抱{左贝左臧}叫屈。

开田甚难,难中却易。

展手甚易,易中却难。

说难说易,转见颟顸。

自己若无仙骨,谩言九转迁丹。

好个话端,阿谁解举。

举得十分,未敢相许。

有礼有乐,有唱有酬。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大匠不巧,大儒不学。

动辄中方圆,举皆成礼乐。

堪笑乡村卖卜人,徒劳鑽破乌龟壳。

虚空迸裂,当处超越。

堪笑云门,多这一橛。

巴南巴西,水流巴字。

古篆分明,心画显著。

游泳江湖四十年,与世同波无彼此。

朅来千丈岩前路,截流机透险崖句,辨龙蛇眼明今古。

何侣老赵州,略知名度桥头,滴水丈波。

吃茶去。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