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沁园春·十万琼枝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

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

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

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译文

⑴徐渭文:名元琜,渭文其字,又作文清,阳羡名画家,亦工诗文词,名词人徐喈凤的堂弟。有选本作“徐渭”,误。钟山: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云臣:史惟圆字。惟圆号蝶庵,别署荆水钓客,有《蝶庵词》。 南耕:曹亮武(1637-未知)号。亮武字渭公,维崧表弟,有《南耕词》。京少:蒋景祁(1646-1695)字。有《梧月词》、《罨画溪词》。以上三人皆宜兴人,阳羡词派重要成员。这段话为短序。

⑵琼枝:指梅花。

⑶矫:形容梅花盘曲昂健的姿态。 银虬:白色的蛟龙。

⑷翩:形容梅花轻盈铺张的姿态。

⑸困:倦怠状。胜(shēng):承受。 南内:南宫。朱元璋定都南京,此处指明皇城。

⑹西清:皇宫中游宴处。

⑺十四楼:明南京官伎所居,有“来宾”、“清江”等名,太祖时所建。

⑻珠珰(dāng):耳装饰以明珠曰珰。

⑼潮打孤城: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诗意。

⑽“商女”句: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以上二诗皆吟咏南京之事。

⑾五陵:指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明太祖孝陵。石马:贵族陵墓前以石雕成动物形状,以为饰物。

⑿生绡:生丝织成之薄绸。此处指代画幅。

⒀水天闲话:李商隐有《水天闲话旧事》。 江海余生:用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意。

注释

⑴徐渭文:名元琜,渭文其字,又作文清,阳羡名画家,亦工诗文词,名词人徐喈凤的堂弟。有选本作“徐渭”,误。钟山: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云臣:史惟圆字。惟圆号蝶庵,别署荆水钓客,有《蝶庵词》。 南耕:曹亮武(1637-未知)号。亮武字渭公,维崧表弟,有《南耕词》。京少:蒋景祁(1646-1695)字。有《梧月词》、《罨画溪词》。以上三人皆宜兴人,阳羡词派重要成员。这段话为短序。

⑵琼枝:指梅花。

⑶矫:形容梅花盘曲昂健的姿态。 银虬:白色的蛟龙。

⑷翩:形容梅花轻盈铺张的姿态。

⑸困:倦怠状。胜(shēng):承受。 南内:南宫。朱元璋定都南京,此处指明皇城。

⑹西清:皇宫中游宴处。

⑺十四楼:明南京官伎所居,有“来宾”、“清江”等名,太祖时所建。

⑻珠珰(dāng):耳装饰以明珠曰珰。

⑼潮打孤城: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诗意。

⑽“商女”句: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以上二诗皆吟咏南京之事。

⑾五陵:指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明太祖孝陵。石马:贵族陵墓前以石雕成动物形状,以为饰物。

⑿生绡:生丝织成之薄绸。此处指代画幅。

⒀水天闲话:李商隐有《水天闲话旧事》。 江海余生:用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意。

赏析

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陈维崧有赠序,嘱咐他一访“畸人而隐于绘事者”,也即心怀兴亡之痛的隐逸之流。徐自南京归,成《钟山梅花图》,阳羡词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词调题咏殆遍,形成一次相当独特的凭吊故国的联吟酬唱格局。个中迦陵此篇尤为翘楚,被前人誉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

  从“意”的大处看,则其中蕴涵着极其复杂的遗民心绪。诸如“一夜啼乌,落花有恨”的哀思、对“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们“十四楼中乐太平”的误国行径的怨慨,以至“寻去疑无,看来似梦”的泪眼愁看,皆是遗民群体“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凉、幻灭、欲哭无泪、欲隐无地,凡此种种尽包蕴于清丽词藻之间,令人不由黯然神伤。

  阳羡词人借徐渭文此图遥祭故国,所拈者为“大题目”,寄寓者为“大意义”(谢章铤语)。在清朝初年,因此种民族情绪而遭致诛杀惨祸者不知凡几,故而,“一幅生绡泪写成”的悲凄后面其实隐藏着凶险的刀光剑影和这一词群非凡的胆力和勇气。

诗人简介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通泉白遍春。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细草疏花自在春。

庭院春深,和风翠阴。

桃花簇锦,柳线摇金。

无卢灵云徒说悟,一生埋没祖师心。

心得而真,物应而神。

幻住三昧,觉了诸尘。

洒洒落落不共法,浩浩荡荡无边身。

明明白白随流月,叶叶华华到处春。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槎牙老树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茅舍春深,韶华可人。

山花裛翠,烟草如茵。

况有寻幽客至,锦囊探句,藜杖挑琴。

握手松根同一笑,高风曾不护东林。

谢却君恩入寒尘,宫花从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寿,娄敬先为作俑人。

九十日春,多雨少晴。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静复湛存,潮退珊瑚之根;

智随用奔,派发崑崙之源。

光风草木献春像,霁夜鱼龙吞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