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

⑴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⑵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⑶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⑷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⑸城下(xià):郊野。

⑹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⑺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⑻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赏析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背景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诗人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六尺湘漪簟冷。

精意严恭,明祠丰洁。

献酬既备,俎豆斯撤。

日丽天仪,风和乐节。

事光祀典,福覃有截。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系,eP々沈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猗与至德。

光被黔首。

铸镕苍昊。

甄陶区有。

恪恭三献。

对扬万寿。

比屋可封。

含生无咎。

匪徒七百。

天长地久。

百兽闻之皆脑裂,穿山透石魔群折。

夜来依旧卓长空,饱清风,漱明月。

歌罢尊空月坠西。

百花门外,烟翠霏微。

绛纱笼烛照于飞。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

行行问道,还肯相随。

娇羞无力应人迟。

何幸如之。

何幸如之。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频歌覆手抛将过,两行人待看回筹。

牛来开弦,人为置镞。

捩机关,迸山谷。

鹿骇涩,隼击迟。

析毫中睫,洞腋分龟。

达坚垒,残雄师,可以冠猛乐壮曲。

抑扬蹈厉,有裂犀兕之气者非公与。

有官有官位卿相,一代儒宗一敬让。

家亡国破身漂荡,铁汉生擒今北向。

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

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悽怆。

呜呼九歌兮歌始放,魂招不来默惆怅。

远驾星屏临百粤,康沂户户歌功。

使君五马去乘骢。

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时暂西东。

促归行拜紫泥封。

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宫。

凤楼十二重。

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

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

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

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

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

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

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

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

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

千里一相从。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丝,eP々沉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六十时。

年亦耆艾业亦隆。

骖驾四牡入紫宫。

轩冕婀那翠云中。

子孙昌盛家道丰。

清酒将炙奈乐何。

清酒将炙奈乐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风为幄,云为盖。

满堂烂,神既至。

纷醉饱,锡以雨。

百川溢,施沟渠,歌且舞兮。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