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静林精舍

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

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

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

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诗人简介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44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王门禀庆,帝族惟贤。

功存内治,德协静专。

流芳图名,垂范弦綖。

新庙有侐,祀灵昭然。

静怜身计无尘事,贫喜生涯有古书。

闹不如静,忙不如间。

静闹俱泯,谓之得理。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神定气平,心空智明。

其机静而自应,其用虚而不盈。

寒潭月落,霁夜河横。

绍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

建立因缘皆尔尔,刹尘世界与众生。

一叶扁舟羡广津,无心鸥鸟远亲人。

苹蓼岸,静投纶。

危坐初无一点尘。

两眼碧,一面黄。

舌头不掉,鼻孔难藏。

老兔静弄魄,灵犀通得光。

历历机感兮,何用思量。

五更里,朦胧定。

心养浩月一轮镜。

照破贪嗔病。

这回须要鬼神惊。

只要真清为真静。

功满朝上圣。

骑者两人扶不正,夹道谁知为万乘。

一人前驰一顾后,怀欲并驱无号令。

狩人亦忘记鹰犬,仰视只愁天欲暝。

有司刺候上起居,杳莫得详宫钥静。

呜呼开元自英主,前鉴竟遗盈幅纸。

君不见汉宫图妲己,未必当年甚如是。

巍巍堂堂,智不可量。

炜炜煌煌,静自然光。

松老西山雪,河明北斗霜。

用之而行,舍之而藏。

深林之晦三眠茧,绕指之柔百炼刚。

律管吹灰,勾芒布令。

六国风清,九天云静。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

情尽性传,心空觉圆。

閒閒游幻世,了了应尘缘。

灯笼露柱浑机用,翠竹黄华总说禅。

登芝山,望五老。

云静日月正,眼高天地小。

达磨大师脊骨等闲踏折,释迦老子心肝五脏一时见了。

因思扰扰尘寰,茫茫宇宙,手把夜明符,几个知天晓。

树君所以牧人。

立法所以静乱。

首恶既其南巢。

元凶于是北窜。

居休气而四塞。

在光华而两旦。

是以雨施作解。

是以风行惟涣。

周之文武洪基。

光宅天下文思。

千载克圣咸熙。

七百在我应期。

实昊天有成命。

惟四方其训之。

学道参禅,别无方便。

闹中底静里明,静里底闹中荐。

坐断两头,打成一片。

喜欢竖瞋拳,烦恼呈笑面。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

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

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

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

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

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

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

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

鬼神往往窃余巧,戏弄笔墨留斑斑。

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冷冷,萧斋静对如有聆。

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

丹山之岩兮阻且深,丹山之云兮必其霖。

中有地质学兮静处,冠及峨兮瑶簪。

方辙兮坎滞,陶返辔兮穹林。

辛夷兮为屋,芷幄兮兰衾。

世与我兮异好,不可揉兮精金。

信有味兮恬漠,亦何怨兮寡朋。

猿嗥兮鹤愤,鸟悲兮蛟吟。

忽西崦兮堕日,急响绝兮玉琴。

载营业员魄兮焉逝,空桂枝兮萧森。

朔风兮陵厉,白书兮多阴。

素车兮丹旐,曷返兮遥岑。

天高兮地厚,古往兮来今。

彼达观兮超旷,奚死生兮爱习。

四方兮上下,杳眇兮莫寻。

鹤归兮何日,瑶草碧兮劳我心。

涕浪浪兮沾襟,君无滞兮远淫。

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

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

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

两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_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

静之不昏,湛而若存。

动之不浑,用而亡痕。

入见离微之根,出游幻化之门。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涨,三月红繁。

海不失於潮信,华自得於春恩。

风观痴甚,形骸老生,眉棱阴觉重,鼻息静还清。

二仪未兆,一点圆明。

霜洗斗牛湿。

秋晴河汉横。

莫将毫忽痕空性,向道环中长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