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译文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居民们利用这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注释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2、杂诗:题目中不指明题材内容的诗。

3、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条河流交错地流通。交流,交叉沟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东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条东去的运河。

4、抱城斜(xiá):绕着城斜流。斜,指环城的河流并不是和城墙构成平行直线而是斜斜地流着。

5、散作:分散成。

6、千溪:很多条流水。千,与后面的“万”同用以形容数量多,均不是确数。

7、遍:遍及。

8、深处:水深的地方。

9、菱(líng):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叫菱角,可食。

赏析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写吴兴地处水乡的特殊自然风光。读者首先注意到两句中的三个数量词,它们写出了密而不紊的一片水系。“四水”是主干,“千溪”是支流,“万家”则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过“交流”、“散作”“遍”等动词勾勒,读者仿佛凌空鸟瞰,一望收尽吴兴水乡风光。被这密如蛛网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绿野就变成许多色块组成的锦绣。“抱城斜”是指环城的干流与城墙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势态,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们给江南原野带来了生机。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两句写水乡农作及其特点:人们在水深处种菱,水浅处种稻,而在不深不浅的地方种藕。它首先给读者呈现的是一派富庶的景象,难怪“人人都说江南好”,难怪有“苏杭熟,天下足”的俗谚了。这两句还给人更多的美感,在前二句的背景上描绘了更加生动的景物,即各种作物互相间杂,组成缤纷错综的图案。不说种藕而说种“荷花”,固然是为了字数韵脚的要求,但也使人从经济价值观念中跳出来,从审美价值角度来审视这幅图景。待到夏秋之交,绿的菱叶,黄的稻浪,红的荷花交相辉映,那是一幅格外宜人的图画。从语言风韵看,这两句也极有意趣,上句以“句中排”形式,揭出一“深”一“浅”,相反相成,已给人有唱叹宕跌、无限妍媚之感。而作者能事未尽,又写出一个“不深不浅”,对上句来了个折中,表现出绝妙的平衡;而在“深”“浅”字面上前分后总,又推出一层唱叹之音,使此诗洋洋乎愈歌愈妙。

背景

阮元在做浙江巡抚时,颇为关心百姓及农事,不时出外巡视民情,因此对地方的山川形势比较熟悉,这首《吴兴杂诗》便作于嘉庆二年(1797)。在江南水乡,地处太湖南面的吴兴(今浙江湖州)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苕溪、霅溪、苎溪、吴兴塘等四水在这里汇流,这些干流又有无数分支遍布城外农郊。临水屋舍毗连,人烟稠密。人们利用天然的水利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发展生产,美化环境,把家乡变成米粮之仓,此诗即描写吴兴的田园风光。

诗人简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公子有德宜置诸,有德公子毋忘诸。

我方乞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雨色流香绕坐中。

映阶疏竹一丛丛。

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

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

吸尽百川天上去,看长虹。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

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

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

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橅。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

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

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吴兴有消暑楼。

西塞山边白鹭飞。

吴兴江上绿杨低。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南州擅荆梓。

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载德。

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

深衰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

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

小善聊复为。

百步均射叶。

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

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

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

丰貂亦在移。

霞区两借寇。

贪泉一举巵。

翰飞矫未极。

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

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

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

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

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

搦管竟无摛。

略彴横溪人不度。

听流澌、佩环无数。

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

折寒香、倩谁传语。

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美人捭阖计仍频,我佩阴符亦可凭。

绾就同心坚待辱,羽山下是西陵。

我识河东老词客,鹤骨伶俜长八尺。

白头徒步拾公卿,人生变化谁能测。

将军跋扈天为倾,公持寸管力与争。

当时直气动朝野,至今文采传诸生。

诸生白面今已老,三载儒冠空潦倒。

罢归百事无所为,万壑千岩恣挥扫。

丹丘玄圃落眼前,涧水松风鸣浩浩。

由来绝艺出天机,肉眼纷纷争丑好。

吴兴博士今郑虔,故山未归雪满颠。

今年召对席屡前,蒙恩亲赐水衡钱。

归来见画心茫然,拄杖欲问金华船。

金华之洞小有天,下与五岳相钩连。

初平炼丹去成仙,弟兄联袂风翩翩。

洞前白石如羊眠,我欲访之何由缘。

安得与子相周施,饥餐紫霞拾瑶草,石上一笑三千年。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胶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鼍鳞撑空青,豕鬛振飒瑀。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

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矰与鳎。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

斗酒津亭,方送月芗,夫君又行。

正夕阳枯木,低回征路,寒烟衰草,迤逦离情。

京洛风尘,吴兴山水,等是东西南北人。

思君处,只梅花解后,心目开明。

江湖夜雨青灯。

曾说尽百年闲废兴。

叹屠龙事业,依然汗漫,歌鱼岁月,政尔峥嵘。

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区区依景升。

需时耳,算不应长是,竖子成名。

云英化水景光新,略似骖缥缈身。

一队画师齐敛手,只容心里貯秾春。

君不见会稽太守第五伦,罢官潜去逃吏民。

不知当时何所畏,乘船夜渡曹娥津。

只缘惠爱入人髓,攀车叩马千万群。

使君若不行诡道,爱河浩渺能抽身。

旧闻吴兴解郡绶,归路南指朝天京。

尔来史项后先去,云何却出东城堙。

横山伺候不知数,携壶挈榼相邀迎。

使君自揣非寿我,西子不洁将污人。

水军二百耀南路,三更一舸临湖门。

会稽吴兴迹相似,谁知爱恶殊其情。

畏匡戒薛圣贤有,岂比汝曹祗自焚。

嗟哉后人说监此,慎忽继踵成三人。

不容儿辈妄谈兵,镇物何妨一矫情。

别有狂言谢时望:东山妓即是苍生。

才堪簿领更无余,赢得十年闲读书。

宠辱何须身自试,穷愁不待酒驱除。

故人归去无消息,佳句新来屡卷舒。

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时复置双鱼。

〈李公择自吴兴移齐南。

苍烟古木。

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

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

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

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华屋。

柰景物因人反覆。

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

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

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

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吾观神龙变,天地为晦冥。

龙成宰元化,嘉泽浃四溟。

出山不飘风,入水无震霆。

枯萎仰沾溉,沃若生葱青。

岂比蜧与蜦,裂石摧飖陉。

俾民举疾首,抚神蹙眉。

此是春秋据乱作,昇平太平视松竹。

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阁。

房山一角露崚.,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五尺,回灯不敢梦觚*。

吴兴公子雅好奇,欲把丹青竞天巧。

花蜂柳莺看已足,貌得骅骝图更好。

浪花满身蹄削諲,两耳抽出春笋尖。

风鬃欲拂九霄雾,隅目似挂高秋蟾。

昨者王良失鞿鞚,封狼咆哮蛇豕哄。

天闲乘黄越在野,出车未见歌南仲。

呜呼!

安得此马背负郭令公,扫清四海归奏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