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谒张果先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

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韬精殊豹隐,炼骨同蝉蜕。

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

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

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

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

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

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诗人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漠漠。

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

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

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

桃源谁共约。

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

幸窃壮举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

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本崇风教厉乡邻。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

玉帐传心如镜,青龙绕指成轮。

尘中多少白头人。

干里寻壬难认。

世事说来都了,鬼神见也须瞋。

迷槎问我是何津。

向道先生昼困。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

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

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

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

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

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

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

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

先生年五十,更名曰去非。

穆穆王子,毋靳尔猷。

以永斯文,邦家之休。

乘云英圣,千载仰皇灵。

垂法蔼朝经。

禹金熔范肖仪刑。

日角焕珠庭。

琳宫翠殿凤文屏。

迎奉庆安宁。

孝思瞻谒荐惟馨。

诚悫贯青冥。

家山目断古幽州,百口来归路阻修。

丁字无端轻介胃,蝉冠却羡出兜鍪。

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客子谋。

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来作北人羞。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余。

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坐更清虚。

[予先有醉吟先生传,今故云。

]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谭马丘刘,专专卓个庵儿住。

修行处。

未知门户。

有个先生许。

翘俟嘉音,万里垂青顾。

如无误。

决登云路。

岂敢忘恩府。

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间天下清福,阅世苦难同。

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万事五更钟。

但愿人长久,聊复进杯中。

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

诸公健者安在,春梦转头空。

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

聋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聋。

外休著,外休搜。

外边并没好因由。

外无真,外事休。

内堪补,内填修。

内中清净水云游。

内光明,内貌周。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

今见蒲江出此图,半日不如渠是画。

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度浦毛犹湿。

中有一苍骑以牧,{羊古}羜相随数十足。

殿后两枚黄觳觫,分明如活下前坡。

路转南山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儿歌。

有三尺剑可以谒赵国,无千里眼难以悬丝。

吟望直。

春在阑干咫尺。

山插玉壶花倒立。

雪明天混碧。

晓露丝琼滴。

虚揭一帘云湿。

犹有残梅黄半壁。

香随流水急。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

翻树啼鸦声未彻。

雨声惊落叶。

宝蜡成行嫌热。

玉腕藕花谁雪。

流水高山弦断绝。

怒蛙声自咽。

罗衾薄。

帘外五更风恶。

醉后题诗浑忘却。

乌啼残月落。

憔悴何郎东阁。

病酒不禁重酌。

袖里梅花春一握。

幽怀无处托。

风露底。

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