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译文

泮水令人真愉快。来此采摘水芹菜。鲁侯莅临有威仪,看那龙旗多气派。旗帜飘扬猎猎舞,鸾铃和鸣声声在。随从不分官大小,跟着鲁公真光彩。

令人高兴泮水好,来此采摘水中藻。鲁侯莅临有威仪,他的马儿真健矫。他的马儿真健矫,他的声音亮又高。面容和蔼又带笑,并非生气是宣教。

泮水令人乐无忧。采摘莼菜轻伸手。鲁侯莅临有威仪,泮水边上饮美酒。饮完香甜的美酒。让人永远不老朽。代代相传遵正道,征服敌寇那群丑。

举止肃穆的鲁侯,小心修德真仁厚。注意威仪要谨慎,为民作则是元首。文治武功两齐备,在天先祖榜样有。效法他们事事顺,求得上天长庇佑。

鲁侯治国真勤勉,善于修养功德圆。已将泮宫兴建成,征服淮夷也如愿。勇壮如虎将帅臣,斩获敌耳泮宫献。善于讯问如皋陶,擒送敌囚泮宫前。

齐心协力众兵将,鲁侯仁德能发扬。大军出征雄赳赳,东南敌人要扫荡。气势雄壮真浩大,不嘈杂也不喧嚷。不为邀功相争吵,泮宫中把功劳上。

兽角镶嵌饰弓梢,束束利箭捆扎牢。作战兵车很宽大,徒步驾车不疲劳。已经战胜那淮夷,甘心顺从不敢闹。因为坚持好谋略,淮夷终于被击倒。

翩翩而飞猫头鹰,泮水边上栖树林。吃了我们的桑椹,回报我们好声音。觉悟过来那淮夷,前来贡献多珍品。内有巨龟和象牙,内有美玉和黄金。

注释

(1)泮水:水名。戴震《毛郑诗考证》:“泮水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通典》云:‘兖州泗水县有泮水。’是也。”

(2)薄:语助词,无义。芹:水中的一种植物,即水芹菜。

(3)戾:临。止:语尾助词。

(4)言:语助词,无义。旂(qí):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

(5)茷(pèi)茷:飘扬貌。

(6)鸾:通“銮”,古代的车铃。哕(huì)哕:铃和鸣声。

(7)公:鲁公,亦指诗中的鲁侯。迈:行走。

(8)藻:水中植物名。

(9)蹻(jué)蹻:马强壮貌。

(10)昭昭:指声音洪亮。

(11)色:指容颜和蔼。

(12)伊:语助词,无义。

(13)茆(mǎo):即今言莼菜。

(14)旨酒:美酒。

(15)锡:同“赐”,此句相当于“万寿无疆”意。

(16)道:指礼仪制度等。

(17)丑:恶,指淮夷。

(18)穆穆:举止庄重貌。

(19)敬:努力。

(20)昭假:犹“登遐”,升天。烈:同“列”,列祖,指周公旦、鲁公伯禽。

(21)孝:同“效”。

(22)祜(hù):福。

(23)明明:同“勉勉”。

(24)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攸:乃。

(25)矫矫:勇武貌。

(26)馘(guó):古代为计算杀敌人数以论功行赏而割下的敌尸左耳。

(27)淑:善。皋陶(yáo):相传尧时负责刑狱的官。

(28)桓桓:威武貌。

(29)狄:同“剔”,除。

(30)烝烝皇皇:众多盛大貌。

(31)吴:喧哗。扬:高声。

(32)讻:讼,指因争功而产生的互诉。

(33)角弓:两端镶有兽角的弓。觩(qiú):弯曲貌。

(34)束矢:五十支一捆的箭。搜:多。

(35)孔:很。博:宽大。

(36)徒:徒步行走,指步兵。御:驾御马车,指战车上的武士。斁(yì):厌倦。

(37)淑:顺。逆:违。此句指鲁国军队。

(38)式:语助词。无义。固:坚定。犹:借为“猷”,谋。

(39)获:克。

(40)鸮(xiāo):鸟名,即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41)怀:归,此处为回答意。

(42)憬(jǐng):觉悟。

(43)琛(chēn):珍宝。

(44)元龟:大龟。象齿:象牙。

(45)赂:通“璐”,美玉,说见俞樾《群经评议》。

赏析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曰:“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朱熹《诗集传》曰:“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受俘泮宫也。”此诗写受俘泮宫,颂美僖公能修文德。

  古代治兵,有受俘之礼,《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又《春秋·襄公十三年》:“公至自伐郑。”《左传》:“以饮至之礼,伐还告庙也。”此诗正是围绕饮至,歌颂鲁侯的。诗中泮宫,历来说者不一,清人戴震《毛郑诗考证》所说近是:鲁有泮水,作宫其上,故它国绝不闻有泮宫,独鲁有之。泮宫也者,其鲁人于此祀后稷乎?鲁有文王庙,称周庙,而郊祀后稷,因作宫于都南泮水上,尤非诸侯庙制所及。宫即水为名,称泮宫。《采蘩》(蘩fán)篇传云:“宫,庙也。”是宫与庙异名同实。《礼器》曰:“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郑注云:“告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然则诗曰:“从公于迈”,曰:“昭假烈祖,靡不有孝”,明在国都之外,祀后稷地,曰“献馘(馘guó)”、“献囚”、“献功”,盖鲁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也。不过,不是“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而是在泮宫行受俘之礼,兼有祀祖之事。再者,泮宫即是《閟宫》中的閟宫(閟bì)和新庙,此不具论。

  诗前三章叙述鲁侯前往泮水的情况,每章以“思乐泮水”起句,作者强调由于鲁侯光临而产生的快乐心情。“采芹”、“采藻”、“采茆”是为祭祀作准备,芹、藻、茆皆()用于祭祀,《周礼·天官·醢人》(醢hǎi):“朝事之豆,其实……茆菹麇臡(茆máo菹zū麇jūn臡ní)……加豆之实,芹菹兔醢……”《召南·采苹》也有采藻用于“宗室牖下”,皆为明证。第一章没有正面写鲁侯,写的是旗帜飘扬,銮声起伏,随从者众多,为烘托鲁侯出现而制造的一种热闹的气氛和尊严的声势。第二章直接写鲁侯来临的情况,他的乘马非常健壮,他的声音非常嘹亮,他的面容和蔼而带微笑,他不是生气而是在教导自己的臣民,从服乘、态度体现出君主的特别身份。第三章突出“在泮饮酒”,并以歌颂鲁侯的功德,一方面祝福他“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另一方面则说明这是凯旋饮至,表明鲁侯征服淮夷的功绩。

  第四、五两章颂美鲁侯的德性。前一章主要写文治。鲁侯举止庄重,神情肃穆,因此成为臣民仰望的准则。因为是“告庙”,诗人对庙貌而想先人,鲁国的先祖周公旦、鲁公伯禽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僖公凯旋饮至,正是对先祖的继承,是效法前人的结果。后一章主要写武功。作泮宫本属文治,却是成就武功的保证,鲁侯虽不必亲上战场,因为修明德性,恢复旧制,所以使将士们在战争中赢得了胜利。他们在泮水献上斩获的敌人左耳,并能精细详明地审讯敌人,献上活捉的俘虏。

  第六、七两章写征伐淮夷的鲁国军队。前一章是写出征获胜,武士能发扬推广鲁侯的仁德之心,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鲁人看来,这是对敌人的驯化,是符合仁德的。回到泮水,将士献功,没有人为争功而冲突,写的是武功,但文治自在其中。后一章写军队获胜后情况,武器极精,师徒甚众,虽克敌有功,但士无骄悍,又纪律严明,不为暴虐,“孔淑不逆”,所以败者怀德,淮夷卒获。

  最后一章写淮夷——被征服者,以鸮为兴,引出下文。鸮,即猫头鹰,为恶鸟,比喻恶人,但它飞落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所以淮夷感悟,前来归顺,贡献珍宝。

  淮夷生活在当时的淮水一带,不受周王朝所封,对周王朝诸侯造成威胁,所以,各诸侯国曾多次征伐,《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年)》载僖公与齐、宋、陈、卫、郑、许、曹“会于咸,淮夷病杞故。”又,公元前644年(鲁僖公十六年)与齐、宋、陈、卫、郑、许、邢、曹“会于淮,谋鄫(鄫zēng),且东略也”。这几次战役,虽然战功不大,但鲁是个积弱之国,能累次出师,争伯中原,所以鲁人寄望僖公,肆情歌颂。

  孙鑛(鑛kuàng)评此诗云:“大体宏赡,然造语却入细,叙事甚精核有致。前三章近《风》,后五章近《雅》。”(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就艺术上说确乎如此;但刘瑾谓此诗“言不无过实,要当为颂祷之溢辞也”(吴闿生《诗义会通》引),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夸饰》篇特将末章首四句“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作为修辞夸饰的例证之一,说明此篇的夸耀很有些过当,读者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殷勤为注铜瓶水。

有水不栽莲。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无须带步叉。

临溪拂水正依依。

更被狂风来往吹。

薄春不胜烟羃羃,深春无奈日迟迟。

谁家缥渺青罗帔,何处蹁跹金缕衣。

犹恐离人肠未断,满天仍看乱花飞。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山又水,云巘带风湾。

断雁飞时天拍水,乱鸦啼处日衔山。

疑在画图间。

人渐远,游子损朱颜。

别泪空沾双袖湿,春心不放两眉闲。

此去几时还。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

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

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

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

归时小榼掐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八德水,清且美。

荡精神,浸牙齿。

乱云根,众峰里。

掬与斟,随器尔。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

会与不会,福使铁钱。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

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

阿呵呵,会也麽。

若是你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间唱哩啰。

乱水僧频过,荒林鹤不还。

山围仙垅,水绕佳城。

言中有响,句下分明。

莫愁石城住院,今来无莫愁。

只重石城水,曾汎莫愁舟。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

经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德盛乎水。

玄冥纪节。

阴降阳腾。

气凝象閟。

司智莅坎。

驾铁衣玄。

祈寒拆地。

晷度回天。

悠悠四海。

骏奔奉职。

祚我无疆。

永隆民极。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龙虎诸山会,车书万国同。

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

地涌神宫出,桥分御水通。

丹炉晨隐雾,石马夜嘶风。

日月无私照。

乾坤仰圣功。

十年瞻望地,云树郁葱葱。

岂有从龙意,还同野老居。

覆花初冉冉,度水亦徐徐。

陇上时相逐,溪边或自锄。

犹能作霖雨,沾洒及邻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