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登骊山高顶寓目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诗人简介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入微尘,含法界。

顶{左宁右页}机,看脚下。

须弥灯王,冰消瓦解。

有硕其牲,登呈大房。

肃展以飨,庶几迪尝。

匪腯是告,我民其康。

保艾尔后,垂休无疆。

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野烧之观,不石俱惨。

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

瞻之洋洋,神其宁正。

酌彼金疊,惟清且旨。

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昌时须默默,清彻名澄。

总弃总无能。

轩好景,便依登。

赵州茶味好,悟晓如冰。

云友与霞朋。

分别得,正升腾。

合祀丘泽,登侑祖宗。

顾諟惟粗,灵承惟恭。

有岩皇备,有庄帝容。

监于克诚,肃肃雍雍。

前不构店,后不迭村。

当阳坐断,上下平分。

更看直透云霄之顶,独步乾坤。

大哉乾元,既极形容。

坤元德至,实兴比隆。

实册闰登,勒崇垂鸿。

相我缛备,肃肃雍雍。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十四改。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

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

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

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莫_春光花下游。

便须准备落花愁。

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

将扰扰,付悠悠。

,此生於世百无忧。

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

千年气温,琥珀松根。

半夜光吞,珊瑚月魂。

混沌凿开,德云下妙峰之顶;

崑崙推倒,张骞到盟津之源。

出岫之云意閒暇,盈科之水流势奔。

诸尘历历,三昧门门。

妙触应缘还出碍,成家事业付儿孙。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披云登断岭。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

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芦花朴朴雪连天,枫叶槮槮日满山。

似识游人非俗客。

远峰呈露玉孱颜。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敻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度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晴天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东风几回碧。

乾位既正,坤斯顺承。

日丽于天,日斯朔月。

惟帝受命,惟帝业登。

黼扆尊临,典册是行。

天合重华,内治昭融。

承承继继,保估恩隆。

时从阜陵,登袝太宫。

燕我后人,福禄来崇。

一性昭彰乍显,二仪混合初融。

飘飘法界任西东。

到处神光覆拥。

万籁寒泉凑顶,八方瑞霭腾空。

怡然独向九霄中。

坐看浮生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