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

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诗是天宝十五载正月初旬作。是时方讨禄山,故云“恶闻战鼓悲。”若京归已陷,身在城中,不应诗中无一语及之,岂能快意于酒,复简薛华乎。薛华同在座中,此乃醉后记叙席上情事而简之。《杜臆》:古人重名讳,端、复、薛华、李白,诗中直称其名,此今人所无者。【朱注】《旧唐书》:杨绾谥文正,比部郎中苏端持两端。卞圜曰:端,时白衣。《唐科名记》:端,来春始及第,独孤及《燕集诗序》:右金吾仓曹薛华,会某某于署之公堂。薛复,未详。  文章有神交有道①,端复得之名誉早②。爱客满堂尽豪杰③,开筵上日思芳草④。安得健步移远梅⑤,乱插繁花向晴昊。首叙端复筵宴。上三该主宾,下三点时景。有神有道,言两人契合非偶。  ①孔融《荐祢衡表》:“思若有神。”②《孔丛子》: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蜀志》:许靖,夙有名誉。③曹植诗:“公子敬爱客。”《前汉书》:陈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④《晋书》:车胤,善于赏会,耐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书》:“正月上日。”注:“上日,朔日也。”《楚辞》:“何所独无芳草兮。”⑤乐府《巾舞歌》“健兵哺,谁当吾。”  千里犹残旧冰雪①,百壶且试开怀抱②。垂老恶闻战鼓悲③,急觞为缓忧心捣④。少年努力纵谈笑⑤,看我形容已枯槁⑥。  次则当筵有感。春带余寒,固当借酒舒怀。生逢世乱,又当藉酒宽忧。少易成老,不如纵酒欢笑。作三层写意。  ①残,余也。王粲诗:“冰雪截肌肤。”②《诗》:“清酒百壶。”《九章》:“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此怀抱二字所本。古诗:“临风送怀抱。”③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庾信诗:“雷辕惊战鼓。”④谢灵运诗:“急觞荡幽默。”《诗》:“我心忧伤,叔焉如捣。”⑤古乐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书》:赵李诸侍中,皆谈笑大噱。⑥《屈原传》:“形容枯槁。”  座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①。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②。何刘沈谢力未工③,才兼鲍照愁绝倒④。  此乃臻简薛华。计东曰:长句,谓七言歌行,太白所最擅场者。太白长句,其源出于鲍照,故言何刘沈谢,但能五言,于七言则力有未工,必若鲍照七言乐府,如《行路难》之类,方为绝妙耳。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诗,正称其长句也。  ①《抱朴子》:“风格端严。”《颜氏家训》:“体度风格,去今实远。”②山东李白,有辩在后。③《梁晋》: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编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何氏语林》: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休文、陈郡谢玄晖、瑯邪王元长,以气类相推毂。④《宋书》: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愁绝倒,诗有愁为不及也。《世说》:“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①,万事终伤不自保②。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③。如■之酒常快意④,亦知穷愁安在哉。忽忆雨时秋井塌⑤,古人白骨生青苔⑥,如何不饮令心哀。  末结醉歌之意。新知乐,谓主宾相得。不自保,谓乱离可忧。气酣四句,承新知乐,忽忆三句,承不自保。此处忧乐,与前悲笑相应。远注:白骨青苔,人生不免,亦可以自遣矣。此章前三段,各六句,末段九句收。①《汉书·翟方进传》:努力为诸生学问。《东观汉记》:相者谓班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楚辞》:“乐莫乐于新相知。”②《书》:“万事隳哉。”阮籍诗:“一身不自保。”③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梁武帝诗:“碧玉捧金杯。”④《左传》:“有酒如渑。”《前汉·栾布传》:“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⑤张綖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塌,倾颓也。⑥鲍照《挽歌》:“枯髅依青苔。”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杨慎曰:此诗本是东山李白,俗本改作山东。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而反引杜诗为证,儿子郢书燕说矣。  钱谦益曰:按《旧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钱易《南部新书》亦同。元徽之作《杜工部墓志》亦云:山东人李白。盖白隐于徂徕,时人皆以山东人称之,故杜诗亦曰山东李白。曾巩以旧史为误,非也。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阳冰云:歌咏之际,屡称东山,颢云: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此亦偶然题目,岂可援据为称谓乎?杨好奇曲说,不足取也。  李东阳《麓堂诗话》:唐士大夫,举世为诗,而传者可数,其不能者弗论,虽能者亦未必尽传,高适、严武、韦迢、郭受之诗,附诸杜集皆有可观。子美所称与,殆非溢美。惟高诗在选者,略见于世,余则来之见也。至苏薛乃谓其文章有神,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

切忌随他语脉转。

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无妻无子何人葬,空见铭旌向月翻。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春暖回头不肯。

直待九冬冼冼。

冻得不惺苏,丹药难为救拯。

将*。

将*。

却觅长生且等。

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我昔在南郑,夜过东骆谷,平川月如霜,万马皆露宿。

思从六月师,关辅谈笑复。

那知二十年,秋风枯苜蓿!

梅花先腊开香雪,魁信已随春漏泄。

送君联骑入天京,不作人间儿女别。

锦江俊秀皆朋俦,其间偏善胡与刘。

胸襟巧蟠锦绣段,文采互照珊瑚钩。

采芹宫里群游戏,文字颉颃春燕翅。

西湖万柳娇春风,相期同缓看花辔。

棘闱风动桂香秋,一驽那输双骅骝。

我悲日色谩迷眼,君喜朱衣皆点头。

青天一界蟾宫路,只要朋侪先着步。

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

君不见苏易山简,不事探花与榜眼,明番状元未为晚。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唐朝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我问诸禅,少露真消息。

凤楼十二重。

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

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

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

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

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

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

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

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

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

千里一相从。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腕弱复低举。

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

方与心期共。

物生惧焦枯,吾身困蒸煮。

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

故人住吴越,一别几寒暑。

今焉在咫尺,何事复间阻。

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

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苗芃芃兮防莠,桂郁郁兮防蠹。

欲苗实兮桂荣,必莠除兮蠹去。

吾有少陵之鑱兮莠必{上艹下耨},吾有尉佗之器兮蠹将奚逃。

发嘉颖兮昆仑。

缭樛枝兮招摇。

粒米狼戾兮乐复乐,长涂炎日兮又庇以垂天之幄。

癸卯到人间,本是非凡兔。

因为玲珑*下来,马氏住。

愿再修行做。

复遇害风仙,传得深深趣。

黄鹤洞中仙道成,马风去。

直指蓬莱路。

笔开九筵,维古之倣。

皇皇大神,来顾来享。

庶们交修,百辟时相。

微诚自中,交际天壤。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

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离筵暂住。

君在龙舒曾是主。

今作行人。

卧辙何妨借寇恂。

清歌妙舞。

断送吟鞭乘醉去。

一釂休辞。

捧爵佳人玉箸垂。

礼缉民用扰。

乐谐风自移。

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

象天则地体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