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当是天宝末年作。洙曰:天育,马厩名。据《唐志》,总十二门者为二厩,一曰祥麟,一曰凤苑。其后但增八坊八监,亦无以天育为厩者,当是云天子所育之马而已。今按:骠,疾走也。骠骑犹云飞骑。东方朔有《答骠骑难》。汉有骠骑将军之号。又唐贞观间,骨利于所贡马十疋尤骏,太宗各为制名,其六曰飞霞骠。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①,今之画图无乃是②。是何意态雄且杰③,鬃尾萧梢朔风起④。毛为绿缥两耳黄⑤,眼有紫焰双瞳方⑥。矫矫龙性含变化⑦,卓立天骨森开张⑧。  (前记画中之马。首提天子之马,此图为天育设也。鬃尾以下,皆写其意态之雄杰。)  ①《穆天子传》:天子之马,走千里,胜猛兽。天马子,见《西域传》。②《庄子》:齐景公好马,命使善画者图之访似者,期年不得。③《慕容庾传》:“雄杰有大度。”④鬃,马鬣也,刘恢诗:“络首缠鬃尾,养以甘露刍。”颜延年《赭白马赋》:“垂梢植发。”萧梢,鬣尾摇动之貌,虽遇朔风而能竖起也。陈师道曰:马之良者不怕寒,嘶风踏雪,愈有精神。夏侯湛《笳赋》:“胡马怀夫朔风。”⑤《尚书中候》:“龙马,赤文绿色。”郑玄曰,“赤文而绿蛇也。”《说文》:缥,青白色。”《穆天子传注》:魏时鲜卑献千里马,白色,两耳黄。名曰黄耳。贾谊赋:“骥垂两耳。”⑥《相马经》:“眼欲得高,眶欲得端,光睛欲得如悬铃紫焰。”《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颧协月。”⑦《诗》:“四牡矫矫。”介之推《龙蛇歌》:“有龙矫矫。”《五君咏》:“龙性谁能驯。”刘琬《龙赋》:“变化屈伸。”⑧蔡邕《庾侯碑》:“英风发于天骨。”《袁宏传》:“天骨秀朗。”开张二字,见《出师表》。马援《铜马相法》:“膝本欲起,肘腋欲开。”  伊昔太仆张景顺①,监牧攻驹阅清峻②。遂令大奴字天育③,别养骥子怜神骏④。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⑤,见之座右久更新⑥。  (次叙画马之由,再提太仆监牧,盖图起于张公也。【朱注】简阅唯取清峻,恶凡马之多肉耳。字于天育者,群马也。别养骥子者,骠骑也。四十万,指群马。独写真,指骠骑。)  ①杨子云箴:“伊昔唐虞。”赵曰:《唐·兵志》:监牧之制,其官领以太仆。今公诗所谓太仆张景顺,乃开元时人。旧庄作张刀岁,是贞观时人,误。又曰: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开元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十三年乃有四十三万匹。上顾谓太仆少卿监牧使张景顺曰:“吾马繁育,君之力也。”对曰:“帝之力也,仲之令也,臣何力之有。”②《周礼·夏官》:庾人,掌教駣攻驹。注:“攻驹,騬其蹄齧者闲之。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魏志》:常林节操清峻。③《前汉·昌邑王传》:“使大奴以衣车载女子。”注:“大奴,奴之尤长大者也。”胡震亨曰:大奴,张景顺之牧马奴耳。赵注指王毛仲。毛仲父坐事,虽尝没为官奴,然是时正以霍国公领内外闲厩,景顺乃其属也。岂得称为大奴,令之守天育乎?《杜诗博议》:郄昂《马坊颂碑》云:唐初,得马于赤岸泽,令张万岁傍陇右驯字之。作字天育,亦通。《列子》:“字孕常时。”④《唐六典》: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有。据此则别养骥子,乃另为一处,与字天育不为重复矣。梁元帝《答齐国骧马书》:“价匹龙媒,声齐骥子。”《世说》:支遁好养马,或问之,曰,“贫道重其神骏。”⑤梁简文《咏美人看画诗》:“可怜俱是画,谁能辨写真。”⑥后汉崔瑗有《座右铭》。  年多物化空形影①,呜呼健步无由骋③。如今岂无骅骝与骅骝③,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④。  (末乃抚图兴叹,盖伤知马者难逢,而自慨不遇也。曰多年物化,知作诗去开元间远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庄子》:“其死也物化。”盲植诗:“形影忽不见。”②乐府《巾舞歌》:“健步哺,谁当吾。”③《瑞应图》:“騕褭神马,与飞兔同,明君有德则至。”应劭曰:“赤喙黑身,一日行万里。”《水经注》:桃林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王洙曰,鲁国黄伯仁《尤马颂》:“逾騕褭之体势,逸飞兔之高踪,兼骥騄之美质,逮骅骝之足双。”④欧阳氏曰:王良善御,伯乐善相马。王良,赵简子时人。天文有王良垦,盖因人以取名耳。《史》:伯乐,名孙阳,尝过虞阪,见驾盐车马,曰:“此良马也。”取而试之,果然。又有鬻马者,三日不售,伯乐去而视之,回而睨之,明目其价三倍。《后汉书》章怀太子注:伯乐,秦穆公时人,善相马。赵曰:韩退之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本于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庄肃莅事,周旋礼容。

祼鬯严洁,穆穆雍雍。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圣真下武,淳烈缉丕隆。

绝瑞与天通。

封山育谷声名举,仙驭邈轩龙。

腾金篆玉显成功。

业业承垂鸿。

惟皇孝述光前志,保祐福来同。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煌煌道宫,肃肃太清。

礼光尊祖,乐备充庭。

罄竭诚至,希夷降灵。

云凝翠盖,风焰红旌。

众真以从,九奏初迎。

永惟休祐,是锡和平。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

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

锡以无疆,蒸人乃粒。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姓孔名聃,字曰瞿昙。

禅道第二,文章第三。

同门同出入,不是我同参。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肃肃清祀,烝烝孝思。

荐享昭备,虔恭在兹。

雍歌彻俎,祝嘏陈辞。

用光武志,永固鸿基。

至德同自然。

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

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

参差就朱草。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天得一以清,元正启祚。

地得一以宁,万物咸新。

且道衲僧得,一合作麽生。

太平歌有道,和气笑迎春。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

寿名兼美,家国咸喜。

公傅秉礼,实册有糨。

惟千万祀,令闻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