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病橘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唐十道志》:蜀有橘柚之园。  群橘少生意①,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②。剖之尽蠹蚀,采掇爽所宜③。纷然不适口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⑤,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⑥,况乃回风吹⑦。  (病橘,伤贡献之劳民也。首叙橘病堪怜。少生意,故其实酸涩而蠹,其叶半死易调。《杜臆》:“未忍别故枝”,偏于无知之物写得有情。)  ①《晋书·殷仲文传》:“无复生意。”②《尔雅注》:棠,今之杜梨。陆曰:其子有赤白美恶,白色为甘棠,赤色者涩而醉。③《诗》:“薄言采之。”“薄言掇之。”④《庄子》:“柦梨橘柚,皆可于口。”梁元帝书:“适口充肠,无索弗获。”⑤《七发》:“其根半生半死。”⑥刘桢诗:“自夏涉玄冬。”⑦庾信诗:“回风好送师。”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①。此物岁不稔②,玉食失光辉③。冠盗尚凭陵④,当君减膳时⑤。汝病是天意⑥,吾愁罪有司。忆昔南海使⑦,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⑧,到今耆旧悲⑨。  (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节节推开,意多风折。此章两段,各十二句。)  ①鲍照诗:“橘生潇湘侧。”《山海经》:洞庭之山,其木多橘。《唐书》:潭州有橘洲。《太真外传》:开元末,江陵进乳柑橘,上以十枝种于蓬莱宫,天宝十载秋,结实,于是宣命赐及宰臣。②古诗:“此物何须用。”【朱注】橘结实,一年多必一年少,故曰岁不稔。《国语》:“不稔于岁。”③《尚书》:“惟辟玉食。”《汉·陈咸传》:“泰侈玉食。”注:“玉食,美食如玉也。”④《左传》:“凭陵我城郭。”⑤《汉书》:国有大灾,则减膳撤乐,示自责也。⑥又《息夫躬传》:“民心悦而大意得矣。”⑦《后汉·和帝纪》: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险阻,死者继路。唐羌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致之。《唐国史补》: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支。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每岁飞驰以进。《唐书》:杨贵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其味未变,已至于京师。杜修可曰:唐所贡乃涪州荔支,由子午道而往,非南海也。此特借汉事以讥之。⑧魏明帝诗:“百马齐辔。”⑨曹植诗:“但见耆旧老,不睹新少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

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

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

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

魔王眷属成群队,朝夕巴歌作道场。

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

稽首摩耶大肚皮,无忧树下手攀枝。

母子至今无觅处,落花啼鸟示全机。

病起重阳过,东离菊尚黄。

殷勤撷寒蕊,子细嗅清香。

老梗防闲蝶,清油护晓霜,丛边强一酌,聊不负秋光。

黄面老汉,至死脱空。

分明病背,特故摩胸。

当日无人知此意,年年花鸟诉春风。

未年三十发先凋,岁晚俄惊两齿摇。

都为疏慵成计拙。

直缘衰病觉形焦。

连经宿雨重裘冷,旋煮藜羹野兴饶。

摆脱尘攀犹未得,不堪回首问渔樵。

灵橘无根井有泉。

老僧头风,一月两发。

见粥便呕,见饭便哕。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

使他诸人,冷地忙杀。

观音势至,候饥候渴。

文殊普贤,左提右掇。

才方起来,便翻著袜。

不问是非,乃棒乃喝。

呵呵云门,君子可人。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无限溪山画不如,特寻花竹到贫居。

相迎具茗凉堂上,独肯冲泥苦雨余。

伐病政思翻素问,论诗徒觉过黄初。

脱然百脉俱甦醒,药饵登已可疏。

拭眼堂前,临济正令。

且行一半,拈佛祖病。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养得儿男百不中。

年年随举子,踏春风。

寿觞庭院燕泥融。

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

儿行虽在远,母心同。

若将一念答天公。

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不能者止。

百念灰心无所喜。

暖日和风。

手把奇文诵数通。

老来怯酒。

欲保残生期养寿。

少恕予何。

近日衰翁病觉多。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

横画不识,竖画不晓。

日里三餐,夜后一觉。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

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

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衰病自怜无酒趣,尘容犹赖有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