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译文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

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

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买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

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

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注释

⑴沈四山人:即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⑵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⑶还山:致仕;退隐。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夏汭,固乞还山。权憩汝南县境,固非息心之地。”

⑷恣(zì)意:放纵,肆意。《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⑸“看君”句:意思是懂得怎样安排自己的一生。

⑹偃仰:安居;游乐。《诗经·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⑺淙(cóng)淙:流水声。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⑻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⑼卖药”二句:东汉人韩康常在山中采药,到长安市上卖,三十多年口不二价。汉桓帝派人请他做官,他逃入山中隐居起来。这里以韩康比沈千运。

⑽白云:用南朝齐梁人陶弘景故事。杯中物:指酒。

⑾“梦魂”句:《世说新语·品藻》载,东晋名士殷浩和桓温齐名,而桓温“常有竞心”,曾要与殷浩比较彼此的高下,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表示毫无竞心,因而传为美谈。

赏析

此诗以时令即景起兴,蕴含深沉复杂的感慨。秋日黄昏,天高地远,沈千运返还气候已寒的深山,走向清苦的隐逸的归宿。知友分别,不免情伤,而诗人却坦诚地表示对沈的志趣充分理解和尊重。所以接着用含蓄巧妙、多种多样的手法予以比较描述。

  在封建时代,仕途通达者往往也到老大致仕退隐,那是一种富贵荣禄后称心自在的享乐生活。沈千运仕途穷塞而老大归隐,则别是一番意趣了。诗人赞赏他是懂得了人生一世的情事,能够把俗士视为畏途的深山隐居生活,怡适自如,习以为常。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曾把深山隐居描写得相当可怕:“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茏葱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层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以为那是不可久留的。而沈千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游息,无所不到,显得十分自在。山石流泉淙淙作响,恰同风吹雨降一般,是大自然悦耳的清音;桂花缤纷,松子满地,是山里寻常景象,显出大自然令人心醉的生气。这正是世俗之士不能理解的情趣和境界,而为“遁世无闷”的隐士所乐于久留的归宿。

  深山隐居,确实清贫而孤独。然而诗人风趣地一转,将沈比美于汉代真隐士韩康,调侃地说,在山里采药,既可卖钱,不愁穷困,又能服食滋补,延年益寿。言外之意,深山隐逸却也自有得益。而且在远避尘嚣的深山,又可自怀怡悦,以白云为友,相邀共饮;有明月作伴,到处可眠。可谓尽得隐逸风流之致,根本不会有孤独之感。

  最后,诗人出奇地用身、魂在梦中夜谈的想象,形容沈的隐逸已臻化境。这里用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东晋名士殷浩的典故。较之名士的“我与我周旋”,沈独居深山,隔绝人事,于世无名,才是真正的毫无竞心。他只在睡梦中跟自己的灵魂反复交谈自己觉醒时的行为。诗人用这样浪漫的想象,暗寓比托,以结束全诗,正是含蓄地表明,沈的隐逸是志行一致的,远非那些言行不一的名士可比。

  综上可见,由于诗旨在赞美沈的清贫高尚、可敬可贵的隐逸道路,因此对送别事只一笔带过,主要着力于描写沈的志趣、环境、生计、日常生活情景,同时在描写中寓以古今世俗、真假隐士的种种比较,从而完整、突出地表现出沈的真隐士的形象。诗的情调浪漫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加之采用与内容相适宜的七言古体形式,不受拘束,表达自如,转韵自由,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它取事用比,多以暗喻溶化于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妙情景之中,天衣无缝,使比兴形象鲜明,而又意蕴深厚,神韵维妙,呈现着一种饱满协调的艺术美感。大概由于这样的艺术特点,因而这诗尤为神韵派所推崇。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名士沈千运,天宝(742—756)年间,屡试不中,曾干谒名公(见《唐才子传》),历尽沉浮,饱尝炎凉,看破人生和仕途,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濮上(今河南濮阳南濮水边),躬耕田园。他明白说道:“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山中作》)在“终南捷径”通达的唐代,他倒是一位知世独行的真隐士。高适游历淇水时,曾到濮上访问沈千运,结为知交,有《赠沈四逸人》叙其事(见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当时沈千运要回山中别业去,高适作此诗赠别。

诗人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野水秋自瘦,枯山春复肥。

胡床放得稳,默默坐亡机。

电流柄拂,云入田衣。

位分偏正兮,道出离微。

生於秽土,不受点污。

目顾四方,周行七步。

看来步步计便宜,落水也要占乾处。

八字眉低,四方口阔。

发色松雪寒,日光岸电烁。

橐签之空,枢机之活。

其间勿你安排,里许是谁造作。

影草不彰兮妙触无瘢,没身不殆兮长生有药。

肃肃我祖,绵绵道宗。

至感潜达,灵心暗通。

云輧御气,芝盖随风。

四时禋祀,万国来同。

惟天为大,其德日诚。

惟尧则之,其性日仁。

迺文迺武,得寿得名。

于万斯年,以莫不增。

皎如川上鹄。

赫似握中丹。

宿心谁不欺。

明白古所难。

凭楹观皓露。

洒酒荡忧颜。

永念平生意。

穷光不忍还。

淹留徒攀桂。

延伫空结兰。

太帛仪大,金丝奏广。

灵应有孚,冥征不爽。

降彼休福,歆兹禋享。

送乐有章,神麾其上。

道心宁。

慧灯明。

玩宝童儿启道经。

清如佩玉声。

湛然澄。

焕然凝。

燕静华池吞玉瑛。

还纯体自贞。

白发苍颜,三篾住山。

开眼不觉晓,静坐不知閒。

善应全机用,灵明入道环。

而今相伴尘中去,榆叶青钱莫我悭。

兰谷清香入岭梅。

多根应尔暖先回。

腊前似得真消息,争逐尧_十叶开。

春满室,酒盈杯。

百花宁许到尊罍。

仙姿要是仙家伴,长为遐龄岁一来。

孔山高嵯峨,其下区宅。

敷床万牙签,宁取籯金积。

委身事君子,星驾莫遑息。

恐慌不念林岩,政尔柄枢极。

巨川尔杭之,陛下心以怿。

累章拜俞旨,告廷敭显册。

一笑堂印抛,我友浮丘伯。

士以名德重,如护万金璧。

受宠惕临深,持满常惧溢。

恭惟学古胸,富有经世策。

探怀取二三,兴运际五百。

贤人如参术,足以壮国脉。

兹理要密庸,宁复胶於迹。

肘后可无传,能使寿金石。

先生还孔山,宕奎揭素壁。

似胜平泉墅,林立万株石。

向来翘材馆,楹桷富山积。

终焉愧轮囷,可能补寸尺。

淛潮浪拍夫,归帆风借力。

百拜寿斯文,华皓配南极。

何当脱拘挛,日侍维摩室。

得宝耶,弘农耶?

弘农耶,得宝耶?

子美才高不自期,却言苏李是吾师,若从欲逞兰苕句,试掣鲸鱼与对治。

思齐文母,盛烈对皇天。

演宝祚千年。

卿云复旦治功全。

厌人世登仙。

龙舆忽掩三川。

彩仗属车旋。

维清象舞告英宣。

入诗颂歌弦。

四纪勋荣动冕旒,倦趋黄阁傍沧洲。

名如白傅身尤贵,才继微之德更优。

千载神龟巢叶称,九霄老凤带雏游。

蓬莱水浅公犹分歧,辉照东南对斗牛。

生扫箒,用得亲。

休指注,枉辛勤。

本来田地绝纤尘。

满目荆榛,亘天烈焰。

百匝千重,四方八面。

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蜡人眼光如掣电。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卧病在床无药物。

我为举子得一官,南陔之养嗟何及。

呜呼二歌兮歌转悲,羞见慈乌随母飞。

四渎之利,经营中国。

南日大江,险兮天设。

维尔有神,险其庙食。

望秩孔时,我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