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得其真遇,怎敢怠慢,勤修功果。

紧擒意马,无令颜劣,便把心猿锁。

逢魔逢难全然可。

盖谓无烟火。

本师说破。

元初这个。

争甚闲人我。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吾本当初马半州。

因与先师说根由。

独坐圜墙向内修。

功成行满赴瀛

一尺水,一丈波,妙高峰顶笑呵呵。

七步周行浑属我,不妨闲唱太平歌。

灵利汉,不消多,法门广大遍周沙。

若能当处分明了,只在如今一刹那。

莫求真,休觅假,真假中间都放下。

晃晃威光烁太虚,不知谁是知音者。

赞不欣,徒说谤,三际无心俱扫荡。

正体堂堂一物无,是佛是魔俱一棒。

小根闻说暗攒眉,绳上生虵又更疑。

拨转面前关棙子,只许当人独自知。

阿呵呵,大圆觉,流出菩提遍寥廓。

鬼面神头几百般,无瑕镜里皆消却。

君不见觌面相逢机掣电,直饶天眼不能观,点著不来真死汉。

劝君参,参彻灵明自己禅。

善财不用南方去,黑白分明在目前。

劝君信,信心战退魔军阵。

此是华严最上乘,森罗万象皆相应。

劝君修,六门通达任优游。

寒山拾得才相见,指点丰干哂未休。

火风催,四山逼,那时要见君端的。

有个真空解脱门,千眼大悲何处觅。

有时放,有时收,唯有知音暗点头。

杏华村里如相见,跳出沩山水牯牛。

有时喜,有时嗔,无位真人迸面门。

殷勤为说西来意,暮楼钟鼓月黄昏。

有时唱,有时歌,颠言倒语不奈何。

声声尽出孃生口,不属宫商一任他。

有时默,有时笑,懵懂铁鎚无孔窍。

轻轻触著便无明,只这无明元是道。

有时行,有时坐,露影藏身成两个。

不独张三会打油,细观李四能推磨。

无缝塔,见无因,巍巍本自隐深云。

国师样子应难造,不觉锋棱露一层。

无底钵,手中擎,百千沙界里头盛。

大庾岭头提不起,都缘著力太多生。

没底船,不曾漏,千里雪浪皆能透。

只凭一个把稍人,谁管狂风连地吼。

无鑐鏁,孰安排,鏁断重关绝往来。

巨灵抬手空劳力,唯有无心便得开。

无毫拂,是何物,击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聋,谁怜大辩翻成讷。

无孔笛,最难吹,角徵宫商和不齐。

有时品起无生曲,截断行云不敢飞。

无根树,直侵云,枝条郁密盖乾坤。

劫火洞然烧不得,利刀斩处亦无痕。

无面目,担板汉,玩水游山无侣伴。

迦叶门前倒刹竿,文殊剑上全身现。

日面佛,乾屎橛,八两半斤谁辨别。

七斤衫子恰相当,镇州休更秤萝蔔。

野鸭飞,鸾对舞,三个孩儿抱华鼓。

赵老曾看半藏经,灵云一见桃华悟。

真实语,报君知,不用思量不用疑。

春来决定千华秀,冬尽长天片雪飞。

头头漏泄真消息,那个休心辨端的。

眼横鼻直一般般,不离当处休寻觅。

古佛言,祖师说,千圣路头同一舌。

他日人天匝地来,那时方表而今决。

晓发云灵山,千憩灵泉山。

两山信有灵,相对各开颜。

阿师达磨孙,文字昔所删。

戏出香积供。

怜我半生孱。

时维春物老,馀花见班班。

杜宇闹蒙宇航局,胡蝶舞清闲。

大似师说法,奥咱闢重关。

市区巧攘夺,日中谁先还。

请以一枝筇,从师两山间。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绍兴丁巳岁,书生绾戎机。

郦琼劫众叛,度河从为齐。

苍黄驱迫际,白刃加扶持。

在职诸君子,临难节不亏。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骂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呜呼赵使君,忠血溅路歧。

乔张实大将,横尸枕阶基。

至今遗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当为请谥,史策垂清规。

法当为立端,血食安淮圻。

奈何后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气与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宅内,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庑下,仿佛若有窥。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

士民日凋瘵,岳牧婴祸罹。

一纪八除帅,五丧三哭妻。

张侯及内子,遍体生疮痍。

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狂氓据听事,夫人凭指挥。

玉勒要乌马,云鬟追小姬。

同殂顷刻许,异事今古稀。

磊落陈阁学,文章李紫微。

筑城志不遂,起废止於斯。

杜侯在官日,夜寝鬼来苔。

拔剑起驱逐,反顾出户帏。

曰杜三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罢郡去,厌厌若行户。

还家席未暖,凶问忽四驰。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於时秋暑炽,絮帽裹颔颐。

余龄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师说达吏治,通材长拊绥。

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传闻盖棺日,邑里皆号啼。

近者吴徽阁,鱼轩发灵輀。

营卒仆公宇,厩驷裹敝帷。

行路闻若骇,举家惊欲痴。

昔有邺中守,迥讳姓尉迟。

后周死国难,英忠未立祠。

及唐开元日,刺史多艰危。

居官屡谪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张嘉佑,下车知端倪。

庙貌严祀典,满考迁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辉。

吴竞继为政,神则加冕衣。

自此守无患,吏书信可推。

伯有执郑政,汰侈荒於嬉。

出莽复为乱,羊肆死猖披。

强魂作淫厉,杀人如取携。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旅大所冯厚,子产岂吾欺。

塞温五种瘧,踸踔一足夔。

或能为病蹄祟,祈祷烹伏雌。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凜凜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归。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只。

经营数楹屋,丰俭随公私。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悽。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欹。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而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卧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