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鹤注】花柳两章,当是广德元年春梓州作,宜在《遣忧》之前。 紫萼扶千蕊①,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②。恐是潘安县③堪留卫玠车④。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此诗咏花,有妍华易谢之感。(,) 上四句,对花惊喜,下则意在惜花也。紫萼包乎蕊外,黄须映自花中,花之内外俱丽矣。行暮雨,见花润。入朝霞,见花鲜。潘安县,见花多。留卫玠,见花美。莫委泥沙,不忍睹其零落耳。此咏梅花也,在下章点明。《晚出左掖》诗亦言花底,乃指桃花,有春色醉仙桃可证。) ①【顾注】萼,花蒂也。蕊,须头之点也,花须多是黄色。②周弘正诗:“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③晋潘安仁为河阳令,具皆树花。④卫玠,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以为玉人。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花底》写于杜甫流寓成都时,地点是彭州九陇县的丹景山。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三月,杜甫在老友严武、高适等人的资助下,草堂盖成。几经漂泊,终于暂得安宁的诗人应好友高适之邀。《花底》出自《全唐诗》卷234,由唐朝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东君惯得花无赖。
看不尽、冶容娇态。
拟傍小车来,又被轻阴绐。
阴晴长是随人改。
且特地、留花相待。
荣悴故寻常,生意长如海。